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2007重阳节99关爱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读者之声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 · 教育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第A29版: 新民环球 · 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军脱叶剂遗毒难消 二恶英残留危害居民
30多年,他为越战土地“疗伤”

闫洁

  ■ 冯就辈耗费多年时间为受美军脱叶剂破坏的土地“疗伤”,现在他又在二恶英“危险地区”保护越南人

  30多年前的越南战争中,美军飞机向越南中部山区喷洒大量以橙色剂为主的脱叶剂,导致大片森林被毁,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从那时起,踌躇满志的年轻植物学家冯就辈暗下决心,要倾尽全力,弥合战争给当地民众和生态系统带来的创伤。

  如今,30多年过去了,已不再年轻的冯就辈依然奋斗在那里,带领人们走出持续多年的“橙色剂噩梦”。

    引进树种绿化荒山

  冯就辈是河内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援助中心负责人。1975年,冯就辈来到越南中部山村工作时,那里曾经茂密的森林已经被漫山遍野的杂草所取代。

  目睹此景,冯就辈开始发动群众植树造林。他发现,在橙色剂的作用下,树木由于根部坏死而无法固定住土壤,雨水不断冲刷表层土壤,带走养分,给森林再生造成困难。当地居民生活极其贫困,大多是一家人挤在一间简陋的木棚里。棚内没有任何给排水措施,卫生条件恶劣。

  为了在修复生态系统的同时改善民众的生计,他想到了澳大利亚的金合欢树。这种树生长奇快,一年可长至2米,5年即可砍伐,用来造纸或制造家具。同时,它还能改善土质,生命力十分顽强。目前,越南中部数千亩山林均已栽种这种金合欢树。

  “这是恢复山林的一个好榜样。”世界自然基金会环境生物学家狄金森说。

  残留毒物严重超标

  然而,橙色剂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态破坏,它所含的剧毒有机化合物二恶英长期残留在土壤中,还给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二恶英被称为世界最毒的物质之一,具有急性毒性、致癌性以及致畸性。它难溶于水、难分解,但易溶于脂肪,因此极易在人体和动物体内沉积。此外,它还会附着在土壤颗粒上,被木薯等根茎作物吸收。一旦这些作物被食用时清洗不干净,二恶英便会残留在人体内。

  加拿大哈特菲尔德咨询机构的环境保护学家德温尼丘克在对越南同山市几个橙色剂重度污染区的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血液中二恶英含量超标。其中,哺乳期妇女乳汁中二恶英含量也偏高。

  据越南同山市市长阮文彭介绍,该市一个240户人家的村庄中,四分之一家庭出现跛脚、四肢畸形、耳聋等残疾。虽然目前还无法证明与摄入二恶英存在必然联系,但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院已经认定,美越战老兵患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几率增大,正是由于长期接触橙色剂所致。

  针对这一情况, 德温尼丘克建议当地政府尽快将处于二恶英重度污染区的20多户居民迁走。

  越南战争已经结束32年,许多地区土壤中二恶英的含量已降至较低水平。然而德温尼丘克和同事对同山市一处前美军空军基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中二恶英的含量竟超出美国环境保护署制订的允许居住含量标准200多倍。

  绿色围栏“切实可行”

  由于许多重度污染区居民生活贫困,在污染区外拉铁丝网、树警示牌等方法,很难阻止民众进入这些区域劳作。

  “当地居民生活贫困,加上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意识不到问题有多么严重,” 冯就辈指着那些重度污染区的土地忧心忡忡地说,“孩子们会来这里玩耍,他们还会从地里捕捉昆虫和其他东西来吃。”

  面对这种情况,冯就辈再次发挥其聪明才智,独创了一种技术含量低却成效显著的办法。

  冯就辈用一种周身布满枝刺的皂荚树组成围栏,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圈起来,防止居民和牲畜进入。他称之为“绿色围栏”。

  这种皂荚树病虫害较少,果实可制作肥皂和药剂。皂荚树木质偏软,加上周身长满枝刺,当地居民不会砍它当柴烧。在减少居民与受污染土地接触的同时,又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前美国环境保护署科学家、科罗拉多大学主管研究工作的副校长法兰称赞这一举措“切实可行”。 “降低土壤中二恶英的含量耗资巨大,”他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人类与重度污染的土壤接触。”  闫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