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相隔了半个世纪 50年前参加巴黎世界大运会的上海男篮昨晚相聚 俞剑 |
| ||
| ||
| ||
|
今天是“敬老日”。昨夜,一群古稀老人相聚沪上,他们耳聪目明、身板硬朗,抚今追昔、谈笑风生。这是一次特殊的聚会——参加巴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50周年上海男篮老友会。 重逢,相隔了半个世纪。50年的沧桑,岁月如刀,风霜刻骨。当年身手矫健、活跃在上海篮坛风华正茂的年轻健儿,今日已成了鬓发染霜的老人。旧友相约,既有故人在上周刚驾鹤西去,也有同伴不远万里从美国返还。他们缅怀逝者,祝福健者;忆峥嵘岁月,驰骋赛场;溯纯真年代,事业有成。 随他们追忆往昔,我们撷取了那些记忆里枝繁叶茂的人生片断,在方寸之间的黑白相片里,仿佛还能闻到当年塞纳河畔的浪漫气息…… 打得巴西球员痛哭 1957年,经国家体委和团中央研究决定,由上海组队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作为新中国上海第一支出访西欧的篮球队,他们不负众望,在参赛的13支球队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其中战胜巴西队的一场比赛堪称经典。 当年的巴西男篮是世界前三名的强队,参赛的球员中有4名巴西国家队队员。在与中国队赛前,巴西队一路过关斩将保持全胜,是夺标大热门。对此,中国的初生牛犊们并没有怯场,他们详细研究了对手,在心理和谋略上抢得先机,一举攻破巴西队的城池。当时,爱国华侨纷纷跳进场内,兴奋地将主力队员抬起来绕场一周。 巴西队由于这场失利失去了夺冠的机会,中锋桑托斯伤心得坐在地板上抱头痛哭。赛后,连美联社的记者都来询问中国队教练田福海:你们的投篮是怎么练出来的? 球员友谊温暖人心 出国,在那个年代是件不得了的大事。当年这支中国篮球队在出访前做足功课,从队员着装到球队准备小礼物,精益求精。这些装备不但让中国美男子们风靡赛场内外,还为球队添了人缘。 在那届比赛上,中国篮球队的着装最挺括,“我们的西装是各支球队里样子最好的,”当年的队长邵冠群津津乐道,“因为每件西服都是在南京路上的‘培罗蒙’里量体裁衣、手工制作的,选料也讲究,我们穿着这套西装在欧洲大出风头。”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年中国队员穿的白色镶嵌红线条的“回力”高帮球鞋也为外国球员所觊觎。一名西班牙球员在彼此相熟后,拿着印有斗牛规则的红绸想要换一双球鞋。 球队带去许多精美的工艺品和小礼物,最多的是北京制的“和平鸽”胸章。在一日三餐的用餐时间和与一个宿舍大楼的邻居们交往中,中国球员们主动交换和赠送礼品,“和平鸽”飞遍了各国代表团,向世界人民送去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 神秘女郎大胆求爱 一位年轻貌美的神秘女郎的出现,书写下这支男篮出访间一段风花雪月的片段。 自打球队在访问匈牙利布达佩斯时打了一场友谊赛后,便有一位匈牙利女郎不时现身在球员们的身边。有时,她在用餐的饭店里,点一杯咖啡隔座相望;有时,她一路追随至球场边,独自观望。她衣着亮丽、发型别致,让人过目难忘,但特立独行的跟踪方式,却让球员们十分警惕:她是什么人?有何目的? 谜底在球队即将离开布达佩斯这天揭晓。“神秘女郎”情急地找到匈牙利的陪同人员,一把拦在了一名俊小伙的面前,在她爱慕的眼神里,翻译告诉中国小伙:她是位大学生,喜欢中国,对你十分爱恋,想跟你回国。 对这段回忆,当年的俊小伙乌维培依然印象深刻:“才20岁出头的毛小子,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我吓得赶紧婉拒了她,逃回宾馆去了!”痴心的“粉丝”,直到球队的大巴驶离旅馆时,还依依不舍地在马路对面目送汽车远去。 酒过三巡,往昔的事上心头。虽然年华已逝,但回忆里,那曾经年轻的容颜永不消逝。 本报记者 俞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