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2007重阳节99关爱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读者之声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 · 教育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北京地铁 悟“通”“堵”之道
———两位出席十七大的上海党代表利用午休时间实地取经
邵宁

  ■ 两位上海党代表昨天中午乘坐北京地铁学他人之长 特派记者 陈正宝 摄

  北京地铁5号线通车了,和其他几条线联网后,客流量增加30%。这个消息,让出席党的十七大的两位上海代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昨天中午,两人相约利用休息时间坐一次北京地铁。

  这两位代表可都是“行家”,一位是市政局党委书记、局长黄融,曾参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的建设;另一位是申通地铁集团通号分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严婵琳,地铁通信、信号专家。

  车门旁有显示屏

  中午1时刚过,两位代表来到崇文门地铁站,买了两张车票进入车站。走过一段不长的换乘通道,就从2号线转到了5号线站台。“地铁站设有公厕,标识明确,很人性化。”黄融代表指着公厕指示牌说。

  “这里也有屏蔽门。”“车厢内座椅比较少,可以增加乘客容量。”“车门旁的显示屏到站显示站名。”一路上,两位代表仔细观察,又有不少发现。

  20分钟后,车到惠新西街南口站,在这里将来可以换乘10号线。“看,这里有一个乘客信息查询系统!”严婵琳在站台发现了一个触摸屏,点击后,列车时刻表、周边环境、公交换乘等详细信息都显示了出来。严婵琳说:“目前上海在站台内还没有这样的查询系统,值得借鉴。”

  地铁疏堵见效果

  黄融代表说,这次来北京,发现交通状况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来北京,坐出租车时间很难把握,现在感觉道路拥堵大大缓解。记者前天也听一位北京出租司机说:“原来去天通苑,三四公里路要走3小时,天通苑变成了‘天堵苑’。地铁5号线通车后,那段路通畅了不少。”

  见缝插针地考察了北京地铁,两位代表觉得很有收获。他们说:交通拥堵是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轨道交通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减轻地面交通压力,让乘客出行变得便捷、准时和舒适,还能减少污染排放。轨道交通事关民生,我们应当以人为本,建设好上海的轨道交通。

  要让百姓得实惠

  不久前,上海代表团的另一位代表、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书记甘忠泽也来考察了北京的轨道交通以及落实公交优先的举措,感到很受启发。他说,上海正在抓紧建设轨道交通网络,年底又将通车100公里,使轨道交通运营总长度达到240公里。同时,一系列针对70岁以上老人、学生以及普通上班族的公交优惠措施陆续推出。

  甘忠泽说,十七大报告提出,既要科学发展,又要和谐发展,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句话对我们建设交通系统有重要现实意义。除了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廉租房、物业管理等也都是我们的工作领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怎样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处理好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关系,让更多百姓得到实惠,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重要内容。

  特派记者  邵宁(本报北京今日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