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1版: 证券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重组将贯穿A股牛市始终,广大投资者应多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
央企整体上市“激荡”股市

许超声

  ■ 央企上市公司大多是权重的蓝筹股唐志顺 图

  本报记者  许超声

  本周,除了上下震荡的大盘吸引市场眼球外,另一件引人关注的是,大概要属国资委和包括华银电力、中海海盛、烽火通信、长春一东、路桥建设、北方创业在内的多家央企所属上市公司,集体就某媒体报道的“整体上市”进行辟谣这一事件了。

  1 秘密“企业名单”影响市场

  本周一,某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整体上市狂飙  30家央企集体起跑》的报道,称“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密出炉了早在其计划内的30家‘整体上市’的央企名单,并随即召集了这些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为之进行有关“整体上市”的系统培训。”

  该报煞有其事地写到:一位接近国资委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30家名单中,不但包括那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超大型央企,如中国石油工业总公司,还包括已经基本完成整体上市的央企,如东方电气集团等。”同时,他还向记者透露:“这些企业均属于国家能源、战略和资源、国家控制的大型国企和重点领域。”该报还写到:考虑到国资委的工作计划及其进度,第一批整体上市试点之后,还会有第二批甚至第三批,因而首批30家名单公司完成“整体上市”应该不会迟于2010年。

  消息刊登的当天,相关股票群起响应,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中化国际、五矿发展、长江电力等以涨停报收,推动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整数关。

    2 可能根据推测胡编乱造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分析人士指出,该媒体很有可能是根据此前公布的34家A级央企作出的推测而胡编乱造。

  国资委对央企整体上市的鼓励始于2006年。当时,国资委表示,经过股权分置改革,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性约束得到突破,资本市场规模有所扩大,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为中央企业的改革重组提供了机遇。其后,国资委负责人在各种场合多次表示,支持央企整体上市。

  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97号)明确指出:积极支持资产或主营业务资产优良的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

  2007年8月初,国资委一年一度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半年会议改为研讨会在珠海静悄悄举行。会议上公布了200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34家央企名列A级。随后,市场传闻,国资委划定了30家央企作为重组整合的龙头。到本周,30家央企便传成“整体上市企业”见报了。

  3 整体上市已成炒作题材

  对证券市场来说,“整体上市”可作为题材炒作。比如,2004年6月,武钢股份整体上市后,其股价已从当时的7元左右,炒到了目前的50元左右(复权价),而武钢还不算质地最好的央企。

  也正因为这点,近日上市的中国神华、中海油服等央企的市场表现,就是冲着“整体上市”而来。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央企整体上市”才如此吸引了市场眼球,才吸引了一些媒体为夺市场“眼球”而胡编乱造。

  对此,本周四,国资委发言人明确表示:近日,有媒体对所谓“30家中央企业的整体上市安排”进行的报道,我们不知道消息来自何处。这位发言人说,截至目前,已有23家央企实现了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中央企业改制上市的决策,包括改制上市的时间、采

  用什么模式和方式进行改制上市,是企业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和证券监管机构的有关要求研究制订的,国资委从来没有研究过中央企业整体上市的名单和时间安排。

  这位发言人表示,涉及上市公司的有关信息,国务院国资委一直严格按照证券监管的有关规定进行发布。中央企业整体上市是国资委重要工作之一,有关信息应从国资委、中央企业或有关机构了解、获取。他建议负责任的媒体对与国资委有关的信息向国资委核实后再报道。同时提醒投资者,不应轻信任何来自其他非正常途径的消息。随后,华银电力、中海海盛、烽火通信、长春一东、路桥建设、北方创业等多家央企所属的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布公告,澄清“在三个月之内无任何整体上市计划”。

  消息一出,央企整体上市概念相关股票应声而落,当日,中国神华、中海油服、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卫星、中色股份、中国国航、中船股份等无不大幅下跌,并由此推动大盘暴跌200多点,连续跌破6000点和5900点两个整数关。

  4 整体上市趋势不会改变

  当然,这并非说央企不是好公司。按中期业绩计,中国石化的市盁率还不到30倍,宝钢股份也只是在20倍左右。因此,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在辟谣的同时也指出,2006年12月,国务院出台文件指出,积极支持资产或主营业务资产优良的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推进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重组改制上市。

  应该说,大型优质央企整体上市的趋势不可阻挡。事实已经证明,整体上市可以使上市公司获得业绩增长和估值溢价双方面的好处。从已整体上市的公司看,整体上市后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改善了基本面。一般来说,整体上市有以下好处:一是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和发挥集团的资源、管理优势,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提高盈利水平;其次,有利于减少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并能使一些隐性的利润显现出来;三是作为一种外延式增长方式,整体上市相比内生性增长方式,效果更为明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通过外生性的资产注入,可以实现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大幅改善公司的基本面,为业绩爆发性增长打下基础。

  经过长达四年的重组,国务院国资委管辖下的中央企业已由原先的196家“瘦身”至155家。去年底,国资委提出了央企重组路线图,也曾在市场引发震动:按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设想,计划到2010年前将当时的159家央企缩减到100家,进而发展30-50家与世界并轨的超大型国企。也因此,央企重组与整体上市成为点击国资委战略思路的关键词,并进而促使了国资委负责人在各种场合多次表示,支持央企整体上市。

  可以相信,央企重组与整体上市仍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点击国资委战略思路的关键词,央企整体上市也注定将贯穿A股牛市始终。只是投资者应该多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而不应轻信任何来自其他非正常途径的消息。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