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 风险是真实的 文兴 |
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10月12日曾发表一篇文章《吹不破的中国“泡沫”?》,那天其实A股出现大幅调整:盘中大跌近300点。“泡沫”也是非常容易吹破的。之后几篇警示风险的重量级文章让“十一”之后蓝筹狂热降温,风险教育不仅国内在开展,老外也在热心帮助开展风险教育,而10月18日A股与H股互换的消息也客观地起到作用,这个消息令在港上市的H股大受刺激,普遍大涨。与此同时A股市场跌得惨不忍睹:前期风光无限的大市值权重股尽数领跌,中国神华雄风不再。上证指数大跌208点,跌幅达3.58%。客观地说,“十一”黄金周后,A股市场的大市值权重股集体上涨,从节前的5552点急速上升,高达上证指数6124点,市场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已经存在调整的内在要求,舆论警示风险也有必要。但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引发6000失守的导火索,会是根本难以实施的A股H股换股。 当天晚上,终于听到澄清的消息:证监会发言人表示,中国并没有允许A股及H股互换的计划,有关领导的讲话被误解,指有关媒体误导市场。19日是香港股市重阳节休市,人们不知道消息澄清后的港股表现,而A股市场的表现人们已经看到了,止跌了但没有出现强劲反弹。 英国《金融时报》那篇文章还指出:“我们认为,未来一个月,政府将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为股市降温。”而笔者认为这次市场动荡给人们上了一堂真实的风险教育课,而上课的人不仅有A股全体投资者,也有港股的投资者,同样也包括了市场管理者。历史上有“一言兴邦”之说,如今一句话可使港股大涨,又使A股大跌,风险真的很大。 港股直通车要通未通,恒生指数就于8月17日起动,大涨了一万点,一句话就能赚钱,当然也就存在一句话也能让人亏钱的可能,真的要小心,没有吹不破的“泡沫”,风险是真实的。 文兴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