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4版: 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穆东山
——日本濑户东山魁夷美术馆之不期而遇
戴逸如

  ■ 映像(纸本设色)
  ■ 秋思(纸本设色)
  ■ 岁暮(纸本设色)
  ■ 东山魁夷踏雪写生
  美术馆内眺望濑户大桥
  ■ 小街(纸本设色)
  ■ 绿色古城(纸本设色)
  ■ 东山魁夷画室
  ■ 白色的早晨(纸本设色)
  ■ 夕阳红(纸本设色)
  ▲ 濑户东山魁夷美术馆

  10月14日,按照日程前往参观著名的濑户大桥。车近濑户,竟发现指路牌上赫然标示着“濑户东山魁夷美术馆”!

  蓦然惊喜,紧随着遗憾袭来:只怕是虚惊虚喜呵。集体行动总是身不由己,哪怕不远,能为你一人拐个弯改个道吗?

  我自幼喜欢东山魁夷,喜欢他的画,也喜欢他的文。东方画家中,他是把东西方技法融合得最好的、屈指可数的几人之一。这自然与他留学欧洲的经历有关。东山魁夷,1908年生于日本横滨,1999年去世。他本名新吉,魁夷是他题画的艺名。他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4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西方绘画技法提供给了他许多改造日本画的有效手段,使他笔下的日本画语汇大大丰富起来。

  更为可贵的是,他的绘画作品意境如诗。这自然与他擅长写作有关。他的散文是地道的文学作品,不像有些画家写下的文字,只是因人而名。他的散文不仅不输给专业作家,而且因为蕴涵深深的画意而更胜人一筹。也就是说,他的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古人所谓“诗为心声,画为心境”,东山魁夷的心声与心境,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于是,随后的路上,侥幸之心和遗憾之情交织如梭。

  远远看见灰色方正的建筑物了,必是东山魁夷美术馆无疑。身随车走,目随馆移……减速,停车,呀,美术馆距停车场仅几百步之遥!

  急问导游。答:日本的展览场馆要到10:00才开馆。而按照日程安排,在濑户大桥脚下只逗留到9:45!可恶!实在可恶!东山魁夷,只能与你失之交臂了!

  不得已而求其次,哪怕在馆门前站一站,留张影也好。我再无看桥的兴致,跳下车直奔美术馆而去。

  晨光斜照,晴天湛蓝,绿草地辟出一条白石道,道口不知名的小花盛开着。不见人影,静穆至极。

  静穆,正是东山魁夷画作的品格。

  走近了,却见玻璃门里静静坐着两个日本姑娘。

  侥幸之心复燃。我想以远道而来的、东山魁夷中国“粉丝”的身份,前去协商:可否网开一面,破例参观?

  趋近玻璃门,尚未举手而叩,自动门竟无声地滑开了!莫非已经开馆?进得门去,日本姑娘笑容可掬,双手递来说明书……

  一分钟后,我已顺利地站到了小巧的展厅之中。一个人,就一个人,细细地品读壁上的静穆之画。读那深邃山谷,蜿蜒溪流;读那朦胧雾霭,迷离山谷;读枫红桦黄,群山艳装;读鸟鸣泉唱,绿韵蓝调……

  2007年一个秋日的早晨,在濑户海边,田野静穆,建筑静穆,东山画静穆,我的心静穆。

  我与东山魁夷,还是有缘,真是有缘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