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6版: 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扭曲、变形、组合,艺术火花四溅,迸发出令人惊诧的视觉效果
看废材重生 以创新节能

庄娅琼 董鸿景

  ▲ 《女郎》 作者:沈允庆 谁也想不到,残破的铁皮会有这样合适的抽象艺术语言
  《你快乐我也快乐》 哇!好一位俏丽的女郎,先锋前卫的“废钢丝衣料”,让她神采飞扬
  《几何》 几何空间无序地“陷”在石柱中,这是未来建筑的模型吗?
  ▲ 《两个影子》 自行车仿佛多了一位如影相随的朋友,好像朦胧的白雾般附着在原形之侧——这个效果是由铁丝来实现的
  ▲ 《他们需要克隆》 作者:王小慧 在金字塔里复制恐龙,是好玩还是隐喻?
  ▲ 《铁孩子》 排排站的“螺帽铁小孩”,空白的脸庞,却因为简单的凹凸显出懵懂的神情
  《花冠》 谁能想象在变得如此璀璨之前,它是被人随手丢弃的废铁皮
  ▲ 《自行车——自由梦想》 作者:李动江 飞翔吧!获得新生的它们在呐喊着自己的喜悦之情

  一颗生了锈的、歪了“腿”的螺丝帽,只是建筑废物堆里不起眼的一个。它和许许多多残废的“兄弟”一起,年复一年遭受着被丢弃、熔化,或者埋葬的厄运。我国每年有约2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与此同时也有数不清的建筑废材诞生。废弃材料除了被丢弃,还能够做什么呢?当这些仰着脑袋的孩子跃入我们的视线,从未有过的怪异震慑人心,让人们惊叹的不仅是它“千疮百孔”的外表,而且在它们身上,艺术家实现了螺丝帽“浴火重生”的神话。

  华丽转身 另类之新

  锈铆钉、废钢管、烂铁皮、旧工具等等置身于高雅的展馆,迎接人们从诧异到赞许,再到感动的目光,当然,它们也同时承载了观者对于艺术家的敬佩。从废物到艺术品的华丽转身,它们挑战了老百姓传统的欣赏底线。

  破旧的材料、粗线条的设计、粗糙的制作——看起来,没有一样元素是本应该为艺术家所忠于的精致,但那种乖张的另类,刺激了人们的视觉、触觉,于是处处显“旧”的它们,却又如此之“新”。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泛”雕塑:材料之广泛,囊括了最细小平常的东西。而越是熟视无睹的东西,忽然换了面貌,就会比陌生事物更能让人瞠目结舌。

  沉默呼喊 传达危机

  但凡有心的观者,不会只产生震动而已。从遭弃的命运到全新的面貌,从无用到有价值,呼之欲出的理念崭露无疑。全球每天的垃圾产量已经日益奔上了一条无线扩大的“不归路”,难道有一天我们真的要把垃圾发射到太空中去吗?

  这样的危机不只一次在各类学术报告中被学者们沉痛告诫,但是人们只有一刹那的恐惧,过后,日子还是一样“奢侈”地度过。于是,艺术家蠢蠢欲动了,他们用实物告诉你:很多东西拥有不同的使用价值,用在此是生活,用在别处,忽然就成了完全想象不到的设计作品。于是,它们除了是艺术品以外,也是“样品”。

  大众设计 生态节能

  生态节能是近几年的热门字眼,然而老百姓总以为那是政府、科研单位的责任,至于我们能做到节省水电、配合回收电池就是善举了。假如大家再有一点创意、一点动手能力的话,艺术家已经给你实例和鼓励了。

  艺术充当了生态节能的宣传,反之,也大大开拓了艺术本身的参与者。还未完全报废的生活“垃圾”都是免费材料,它们成就平民艺术的开端。小小的泛雕塑却拥有了娱人乐己的大功能,从一个螺丝帽获得艺术再生的一刹那开始,生态节能、激发创意、艺术平民化……一个都不少。 

  庄娅琼 文 董鸿景 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