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生12月继续“天人对话” 下周起征集向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提出的“星空问题” 马亚宁 |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仰望星空,思绪无限。继南京中学生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天人对话”后,上海市中小学生将有机会于12月中旬左右“问星空”。下周一,将面向全市14岁以下青少年征集“星空问题”。 今年8月26日18时50分,20名学生聚集在南京三中,与国际空间站通话9分44秒。这是中国青少年首次参与“与宇航员对话”(ARISS)活动。该活动由美国业余无线电联盟(ARRL)、国际业余卫星组织(AMSAT)、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共同发起,是NASA面向全世界青少年的科技教育项目之一。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还要对太空知识有所了解,能用英语提出有关太空、太空飞行、宇航员的太空生活等问题,由宇航员逐一解答。 沪版“天人对话”被命名为“我问星空”,将在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上演”,预计通话时间不超过10分钟。届时,将有20位中小学生有机会“问星空”。“按照初步设想,对话员将从上海市各区县中小学校选拔,并覆盖长三角青少年、农民工子弟,少数民族学生,甚至特奥选手等。”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副主任徐尔指出,“问天”少年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年龄14岁以下,外语口语较好,爱好航空航天知识或有业余无线电特长。选拔活动将于11月初启动。 至于“问什么”,全市中小学生则可以天马行空,自由畅想。只要是对太空、太空飞行和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充满好奇,并将好奇心浓缩成一句不超过30个字的“星空问题”,就可能被选中,加入“我问星空”现场观摩,甚至入选“问天”少年。 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还将举办一系列航天航空科普活动,开展青少年无线电知识普及,让短短几分钟的“天人对话”在孩子们心中留下长久记忆。目前,各有关单位正在完善接收条件,架设空中电台,保证孩子们到时可以畅所欲言“问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