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收入十万元的退休教授吃了银行“闭门羹”
超龄办信用卡一切“免谈”?

孙云


  老人=没信用?昨天是重阳节,64岁的老教授李先生致电本报投诉,他受邀申办交行信用卡,却因为年过六旬,可能给银行“造成风险”,而被拒之门外。记者了解发现,所有银行办信用卡都设有年龄门槛,60岁以上的老人申办相当困难,70岁以上则“没门”,难怪一些老人感觉受到了银行的歧视。

  来回折腾受委屈

  李教授称,自己年收入逾10万元,养老金和兼职讲学等非固定收入各占一半。日前,他在交行办理业务时,被门口设摊办理信用卡的小伙子拉住,劝其填表申办交行信用卡。他考虑到自己不时要旅游和出国讲学,携带现金不便,便填交表格。

  然而,没多久他收到一封信函称,申请被拒。他咨询得知,唯一的原因就是年龄超限,属于“无法提供固定收入证明的老人”。他专程前往交行有关部门,提交教授证书、党费缴纳记录等证明。接待人员审查后表示,李教授的资质很好,理应可以办理,并承诺会帮他重寄申请表。然而,次日又有其他人电话通知说,年龄是条高压线,不管资质如何,年龄超限就不行。

  折腾一番,李教授愈发郁闷:“先受邀再被拒,前台和后台人员实行‘双重标准’,把我‘白相’了一次又一次。现在各银行都向零收入的大学生推销信用卡,为什么年收入10万元的我被当成还不起透支款的‘老赖’?”

  普遍设年龄门槛

  据悉,外资银行尚不能在沪开办信用卡业务,但其海外分行对办卡者是否老人并无“一刀切”规定,关键要看各人收入水平和信用记录。而在上海,各家国有银行普遍设又年龄门槛,分别定在60岁、65岁或70岁,超龄便一切“免谈”。

  拒绝老人的原因在于,虽然绝大多数老人有养老金等收入,不少银行却不把它视为固定收入,因此,即使月月有收入,老人仍属于银行员工口中“风险系数大”的人群,办信用卡困难重重。

  交行客服人员说,65周岁以下的“临界”老人不仅要提供固定收入证明,还要考量其赡养人数、收入高低等综合因素,但具体审核条件需保密;建行客服称,退休老人需提供担保金或担保人;工行称,如65周岁以下的老人通过该行代发养老金,且每月超过1000元,可凭养老金记录申办,如未通过该行代发养老金,则需提供房产、汽车、存款等财力证明;中行也规定,65周岁以下退休老人需提供财力证明……李教授觉得,上海的老人日益增多,限制办卡是一种歧视,也不利于促进消费。本报记者 孙云

  评论 071020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