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光山色随乐“绘”就
——记昨晚举行的“感·动”新视觉电子音乐会
杨建国

  ■ 电子屏幕颇具气势
  ■ 舞蹈的光影效果强烈孙中钦 摄

    昨晚,一台“感·动”新视觉电子音乐会,在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拉开了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上海电子艺术节大幕。正如这台音乐会的标题,观众们通过听觉与视觉,感受到了音乐和画面的神奇律动。

  阵势新奇

  走进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看到用黑布遮掩的舞台以及后排与两侧听众席里成排的电子设备,马上就能感觉到这台音乐会的不同一般。舞台上方悬挂的黑色大幕,是可以投映三维影像的设备;舞台后区被黑布遮盖的听众席上方,还挂着两幅投影幕帘;而舞台前沿与上方,则置放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摄像机和灯具;在成堆的电脑和控制器材里,据说还有一台可以让声音“满天飞”的特殊设备。如此阵势的音乐会,确实让观众非常期待。等到全场漆黑一片时,只听得音乐从四面八方涌来,抬头仰望,却不见天花板上悬挂音箱。黑幕上浮现的星星点点随着音乐的韵律时而聚合,时而四散。舞台上,一群舞蹈演员如掀起惊涛骇浪,与大幕上的影像互动,构成了音乐的画面……

  创意迭出

  “电子、数码、光影等技术和音乐、美术等创意结合在一起,已经形成了新媒体的学科。”这台音乐会的执行总监、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副主任陈强斌说。在这台音乐会上,中国美术学院、台湾青鸟新媒体艺术和奥地利一家电子艺术中心实验室、香港演艺学院科艺学院的师生和技术人员,也在用一种“交互式”的制作概念,向听众展示新媒体艺术的魅力。一位演奏者吹起竹笛,线状的乐声袅袅扬扬四处飘荡,不知不觉中,笛声萦绕剧场四周,似有无数竹笛同时在吹奏。接着,一位演奏员拉起了二胡,同样的听觉体验又在重复。来自青浦练塘乡的农民,唱响了粗犷的田山歌,浑厚的电子音乐衬托着歌声,营造出现代与传统的想象空间。而随着音乐起舞的演员,在大幕上变成了光影斑驳的影像……

  视听合一

  其实,每一位歌迷或音乐爱好者,都在不知不觉中见证了电子音乐的更新。在音乐会、演唱会、唱片、影视音乐里人们可以发现,从电子琴到合成器,再到数码工作站,音源、采样器、电脑等直接使用于乐队的现场表演,从多媒体运用到新媒体技术的融入,无不是科技为音乐开拓了更为多样和广阔的表现空间。古老的小提琴、二胡与电脑最新软件共同制作出来的音乐会确实让现代的听众从视听合一中享受到更为丰富的音色和更加变化多端的旋律。古琴幽幽的泛音荡漾在耳畔,大幕上的水墨湖光山色徐徐展开,古朴的汉字书法,也随着音乐悠悠飘荡,让听众似乎感受到了倘佯于山水之间的怡然。

  虚实交融

  当上海昆剧团演员站在舞台上边舞边唱时,戴上偏振眼镜的观众在大幕上也看到了立体虚拟世界里的这位演员,每一次水袖挥舞的动作,似有黑色丝带随之飘出,继而萦绕画面,逐渐勾勒出一幅立体山水画,近处有竹叶、坡崖,稍远处是大树虬枝,再远处是起伏的山峦,而演员的身影也幻化成了工笔形象,在山水之中歌唱起舞。据介绍,昆剧演员的演唱和乐队的伴奏,被传感器接受后转换成信号传送到电脑控制设备中,经过瞬间处理后,舞台上即时动态营造出虚拟场景的即时变化。这种虚境实境同台展现的表演方式,在音乐会上还是第一次看到。

  本报记者 杨建国

  详细 071020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