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京一所老中学为保护特殊建筑“定规矩”
民国旧楼里不准学生奔跑打闹

冯智勇 王璟


  本报讯  南京消息:10月18日是南京第12中学90岁的生日,走进校园后发现,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竟是在5座历史悠久的民国建筑里学习和生活。为了保护这些特殊的建筑,学校对学生出台了新规——不得在民国建筑楼里奔跑打闹。

  12中校园内亭台楼阁、假山喷泉、古树名木相映成趣。该校靳贺良老师介绍:“据推算,这些建筑大约是1916年前建设的,有近100年的历史了。”其中一座二层小楼是12中创办人——世界和平使者约翰·马吉先生曾经的居住地,在这里生活期间,他摄录了日本大屠杀的珍贵影像资料。“约翰·马吉是一位美国传教士,他于1912年至1940年在南京传教。当南京落入日军手中之时,他同其他二十几名外国人一起自愿留下,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他们接管了中国军队撤离前建立的安全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这一安全区收留了很多南京难民。”

  靳老师说:“学校的建筑面积比较小,但是办学规模却越来越大。为了保护这些建筑,修旧如旧的费用比改建校舍更厉害,光是去年就花了600多万元用于维修。”

  “学校现在要求,在图书馆、教室等建筑上不能刻画,不能在楼里剧烈运动,更不能用火,在做实验时涉及到化学用品的都要小心轻放。”学校一位初二的小女孩认真地说。    (冯智勇 王璟)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