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9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指南
 第B27版:求职·移民动态
 第B2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9版:求职· 培训·留学
 第B30版:求职· 移民新政
 第B31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广告
 第B35版:广告
 第B36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07版: 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秀男人从小养成

  ■ 父与子
  本版插图 郑辛遥

  主持人的话

  如今,我们常常面临一个现实的困惑:学校教育中,女孩分数领先;社会生活中,男孩们争上演艺秀,更有人号称“消费男色”的时代到来了;至于工作领域,人们以赚到足够多的钱作为衡量男性是否成功的标志,却往往事与愿违,因为“阴盛阳衰”。

  归根到底,优秀男人还得从小养成。什么才是真正的男性气质?如何让你的男孩保留并一辈子保持健康的男性气质?这个问题值得家有男孩的父母思考。

  任雪蕊

  现在的男孩教育太软性、太功利

  问:任老师,您担任了多年的儿童养育类杂志的资深编辑,您策划和处理的选题不计其数。对于我们今天谈到的如何养育男孩这个话题,您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答: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在我国很有前瞻性。做了这么多年杂志,我碰到过很多的父母,他们有很多问题和困惑,但是绝大部分是关于养育孩子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说,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一个源头上的认识——你究竟打算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大目标明确,其他的问题才能够有真正的解决方案。但是很少有父母能够花心思在这方面。很遗憾。

  问:说到养育男孩,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答:我不讲大道理,只举几件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事情。今年春天,我在伦敦的格林尼治参观那个有名的航海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并不是单纯从科普教育的角度讲人类航海的历史,它还用很大的空间讲述各种海上探险的事迹,摆出很多从海底捞上来的沉船和器皿,以及海上探险家们的故事和遗物。我看到,有很多英国的男孩子在那里观看,非常入迷。

  我还看过一部描述早年英国人南极探险的纪录片。其中有一个探险的招募广告,给我非常深的印象。这个登在报纸上的广告说:这是一次探险,没有薪水,非常辛苦,还有危险,你甚至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假如你活着回来了,那么,当你做了爷爷的时候,你可以跟你的孙子说:爷爷当年去南极探过险。这广告写明只招几十个人,结果却有几千人报名。

  还有一次,是几年以前了,在美国加州参观一个建筑博物馆,那是一个富翁的颇具东方风韵的住宅。在这家两个少爷的书房里,挂着满墙的刀剑,却找不到他们的卧室。导游说,这家的男孩一年四季睡在阳台的吊床上,因为他们的奶奶说,男孩子就应该吃苦,就应该睡在外面,经风雨。

  把上面这几件事放在一起,你大概就可以明白,我们国内目前对男孩子流行的养育方式有什么欠缺了。光是锦衣玉食,决不能培养出真正的男子汉;让孩子太早地陷入功利的计较,什么考高分哪、第几名第几名啊,更只会让男孩子丧失勇气、“傻气”和大气。

  问:过于功利的男孩教育在现实中有没有直接的危害表现?

  答:当然有啊。现在很多男孩迷恋网络游戏,就是一种表现。全世界的孩子都玩电子游戏,但在我们国家,男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现象特别突出。这当中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认为,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的过于女性化、过于功利化,也是重要的原因。

  你去看看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作业习题、考试制度,等等,都是强调循规蹈矩、机械记忆,不鼓励奇思异想、更绝对不给另类行为留出空间…… 相比起来,女孩子明显比男孩子更能适应这些制度和要求。再加上独生子女、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和家长的过分保护——从另外一面看,保护过多,也就是一种限制和剥夺了,都使得男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自发地寻找玩伴、组合游戏小团体,在无拘无束的“疯玩”中体验竞争、冒险、失败、成功、英雄主义、崇拜感、领袖感…… 男孩子是天生需要这些体验的,这是他们成长为男子汉所不可缺少的功课。如果现实的教育不提供这些功课,他们就到虚拟的世界里去寻找,去体验。网络游戏恰恰提供了这些——那些战争、历险、探宝、王者归来的故事,正好满足了男孩们的这一种精神的需要。

  小燕一家

  培养男孩的独立性最重要

  

  Alex 3岁  Bryan  1岁

  问:小燕,你当初选择嫁给小鹏(Joel Therrien )时,他的性格魅力应该是很大的一个原因。他虽然是一个严谨的物理学者,但是十分擅长素描,还喜欢长途远足。这两个爱好,在当时与我们同龄的国内男生中,几乎凤毛麟角。结婚这么多年,你对他身上的男性气质还有什么新发现?

  答:他也许不算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男人,但他绝对是一个有自己个性的男人。有自己的理想,对科学的追求。对事物有一种探索精神。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看事物比较有长远的眼光,而且总是注重肯定的方面。不斤斤计较。尊重女性。有一定的幽默感。

  问:你们一起养育了两个男孩。在养育方式上,你们曾经遇到过什么分歧吗?是怎样解决的?

  答:养育孩子,东方和西方的确有一些差异。我想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谈不上分歧,应该是一些意见的融合。从总体上来看,我最后的养育方式还是向小鹏这边倾斜了。

  比如培养独立睡觉。ALEX只有六七个月大的时候,小鹏就坚持要让他自己睡。我们中国的孩子一直是妈妈带着睡。小鹏坚持说,应该让小孩子意识到他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床、自己一个人睡觉,这样可以能让他很早就有独立性。开始,Alex会在他自己的床上哭20多分钟,直到知道妈妈真的不会管他了,哭累了,就睡着了。当时我真的很心疼。一天天下来,后来是哭10多分钟、到哭5分钟,渐渐他就不哭了。到现在,一把他放到自己的小床上去,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我们确实也感到轻松多了。

  还有一个是管教方法。小男孩真的很调皮,非常不听话,我有时候也忍不住冲他们发脾气,大声吼叫。但是基本上无济于事。小鹏就跟我说,你不要这样,你对他们大声说话,他们马上能够模仿你,而且脾气也会变坏。后来他教我用TIME-OUT(关禁闭)的方法来对付他们——每次他们无理取闹、做坏事的时候,就把他们关在一个小房间里,不理他,任他哭闹。这一招真的很管用。他们都很怕被关禁闭。

  另外,我觉得培养男孩子,真的很需要父亲陪伴。平常小鹏的工作非常忙。但是每天他都抽出时间来陪他们。比如说中午孩子们睡觉是我来讲故事,会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培养爱心。晚上是爸爸时间,讲一些科学故事,完全不一样。平时,小鹏清理院子,修剪草坪的时候,两个小家伙也一起参加,小鹏还会经常给他们一些工具型的玩具,教他们使用。我觉得这点非常好。周末和假期,我们全家出去玩,到户外远足,住帐篷,让孩子体验自然界。

  问:我想问问小鹏,在养育男孩方面你的意见是……

  答:我认为,培养一个男孩首先是独立性。教给孩子独立性非常重要,我认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可以独立处理好他所面对的所有事情。如果他总是跟随听从别人的意见,他就不能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意味着三个方面:

  第一, 父母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要有独立的思考,自己的孩子适合做什么样的人?不能追随大众和时尚潮流,要为孩子找到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并且帮助他们保持下去。

  第二, 培养孩子独立性意味着父母不要总是替孩子解决问题,即使他们知道孩子会犯错、会失败。对一个孩子来说,了解失败就像了解成功一样重要,从失败中他会学到很多。而且,他们会因为父母给予的信任而更加自信。

  第三, 培养孩子独立性也需要父母的某些支持和鼓励,尤其是孩子在失败的时候。因为孩子们会在失败中感到挫败,不安,但是他们必须了解这不是世界末日,他们需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完善他们自己。

  其次,我认为培养一个男孩,一定要让他学习使用工具,让他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参与、完成一件工作。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有能力修理东西,或者完成一项工作,也是他的INDENTITY(性别识别)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经常给孩子各种各样的工具来玩,比如,锤子、锯子、小电钻头……我工作的时候,他们在一边观看,帮忙……慢慢地他们就能够模仿他们的父亲来工作。在美国,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懂得如何修理自己的汽车,如何建造一所房子。

  周   欣

  男孩也要适当学习女孩优点,兼收并蓄

  问:现在在美国,也在兴起一种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所谓“双性化教育”。我们知道您曾经完成过联合国的一个关于儿童性别研究与养育的项目,写过《家庭教育中的性别观》,当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到底什么是双性化教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它?

  答:所谓双性化教育,可能与我们称之为消除性别刻板观念的教育相类似吧。即在对孩子的期望、要求、教育方式和评价的标准上不因孩子的性别而有所不同。比如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这样带有明显的性别刻板观念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不仅有可能限制他们发展的潜力与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还可能使儿童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出现障碍。消除性别刻板的教育的核心是,无论男孩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应注意向异性学习,兼收并蓄,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问:那怎样才能消除性别刻板观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呢?

  答:首先是父母、祖父母在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上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教育要因人而异,而不是因性别而异。其次是增加爸爸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儿童早期与女性相处的时间最长,但男性的影响对幼年孩子的正常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刚好是一种互补,爸爸给予孩子许多女性无法给予的东西,如力量和勇气。这种影响对女孩、男孩的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样重要。

  再次, 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和学习经验。在给孩子购买玩具、图书时应避免性别刻板化的做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给他们选购图书与玩具,并应考虑尽可能增加玩具性质的多元化。鼓励男女孩子参加各种有益活动,不要设限。

  当然,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新的性别观必须顺其自然,不能强迫矫枉过正,如果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也违背了“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本期主持人】

  刘   珍   

  【本期嘉宾】

  任雪蕊   

  《为了孩子》杂志首席编辑

  Joel Therrien(小鹏)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罗威尔分校电子工程系教授

  班小燕   

  马萨诸塞大学罗威尔分校心理学硕士,在读

  周   欣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