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终极清音《大地之歌》 施雪钧 |
|
◆ 施雪钧 有德国传统音乐“卫道士”之誉的——班贝格交响乐团(图为乐团指挥),10月23日晚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一场德奥巅峰之作,除贝多芬的一部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外,还有国内现场音乐会中难得听到的马勒代表作《大地之歌》。 印象中,马勒的不少音乐作品构思宏伟,富于幻想和诗意,乐队规模巨大且演奏难度很大,为此,在国内的音乐会中,音乐大众很少能欣赏到他的作品。 马勒的《大地之歌》,诞生在他那不幸的生活悲剧中。1907年,马勒的健康亮出了严重的警讯,一再复发的喉咙感染的痼疾,引出心脏机能失调问题并且不断恶化。这年夏天,他在医生的建议下,携妻儿去度假。不料三天后,命运给了马勒最无情的一击。四岁半的大女儿玛利亚患上了猩红热和白喉,两星期内,他眼睁睁地看着她在痛苦中死去。悲痛欲绝之时,马勒读起朋友送给他的一本中国唐诗选集翻译本《中国之笛》,此时,作曲家心境正与之相契,几个星期内,他就勾勒出了这部伟大作品的初稿。整部作品的六个乐章贯串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七首唱词,取材于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的诗作。在这部作品中,马勒倾注了强烈的悲情、极端的厌世思想,失望与孤独、生活的烦恼以及对死亡的联想,表现出了其他作品中少有的诗一般的色调与韵味。 不幸的是,马勒未能见到这部作品上演。他身故六个月后,布鲁诺·瓦尔特将凄极美极的《大地之歌》搬上了音乐会舞台,在慕尼黑进行了首演。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大地之歌》的完美呈现,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这次访沪演出,还盛邀了当今乐坛最出色男高音之一的澳大利亚男高音斯图亚特·斯凯尔通、以及德国女中音莉奥芭·布劳恩。斯图亚特以其美妙的声音、出色的演唱技巧和生动的表现力见长,而曾在圣路易斯和卡内基音乐厅演出过马勒的《大地之歌》的莉奥芭·布劳恩,也是当今乐坛的当红女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