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9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指南
 第B27版:求职·移民动态
 第B2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9版:求职· 培训·留学
 第B30版:求职· 移民新政
 第B31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广告
 第B35版:广告
 第B36版:求职· 招聘·培训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儿”和唱 “爵士”摇曳
——昨晚艺术节剧场演出“全面开花”剪影
杨建国

  ■ 风情歌舞《青溜溜的青海》 图TP
  ■ 乔乔桑盼望美国丈夫归来 本报记者 郭新洋摄

  昨晚,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音乐舞蹈节目,在上海的各家剧场“全面开花”。民族、现代、经典、爵士、电子等各种风格的歌舞、音乐会,为周末的上海市民带来了一个内容丰富的艺术之夜。记者穿梭于市区剧场,也感受到了各种艺术风情扑面而来。

  民族歌舞有知音

  在美琪大戏院演出的青海省原创民族风情歌舞《青溜溜的青海》,吸引了来自各个年龄层面的市民。家住长寿路的退休老人郑先生陪老伴、携孙女,在满台彩灯闪烁时,脸庞也红光洋溢。他告诉记者:“我在青海工作了30多年,去过许多地方。现在虽然退休回家了,但看到这些节目,我心里激动啊!”青海歌舞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藏族群舞《爱上溜溜的她》、土族女子组合演唱的《彩虹天堂》、汉族群舞《激情花儿》、撒拉族女子舞蹈《阿丽玛》等节目,旋律舞姿都很美。当歌手马俊唱起《花儿与少年》时,许多中老年观众还能应声附唱。

  动感旋律摇啊摇

  在上海音乐厅演出的英国约翰·米勒爵士乐团音乐会,吸引了全市的大批爵士迷。记者在观众席发现,这里也有各种年龄层次的观众。上海有爵士“老克勒”,也有中年爵士迷和年轻的发烧友。约翰·米勒的叔叔格伦·米勒,是美国爵士乐用大乐队演奏摇摆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上海的早期爵士乐受这种风格的影响很深,而这支乐团正是继承了大乐队和摇摆乐的传统,甚至有不少作品就是格伦·米勒的作品。因此,每当乐手们演奏起动感摇曳的旋律,许多听众也情不自禁地摇啊摇,一副陶醉在音乐之中的神情。

  新潮音乐听众多

  而在上海大剧院,谭盾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演出的“有机音乐”,尽管已是第二场,却仍然吸引了满场听众。走进剧院,只听得舞台上水的声响正在乐队的轻和中清晰诉说,观众席如同空无一人般寂静,让记者生怕闹出杂音而连脚步也不敢移动。同样上演第二场的“感动”新视觉电子音乐会,在东方艺术中心用各种高科技设备与民乐手、民歌手的表演,引来了更多三五成群的青年市民。

  经典歌剧水准高

  走进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听到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经典唱段《晴朗的一天》。痴情的日本女子乔乔桑盼望着美国丈夫的归来,歌声中抒发的深情,让每一位观众感动。日本歌剧团体联盟送来的这部意大利歌剧,反映的是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爱情悲剧。就如普契尼运用了《茉莉花》而让中国观众对歌剧《图兰朵》情有独钟一样,日本人对《蝴蝶夫人》也钟爱有加。几位上海的声乐演员对记者说:“这部歌剧制作非常精良,演唱也很棒,这部《蝴蝶夫人》水准相当高。”          本报记者 杨建国

  详细  071021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