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荣需要人人参与 ——文化界党代表热议文化软实力 邵宁 |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十七大的报告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上海代表们倍受鼓舞。 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奚美娟等文化界的代表表示,要推动文化大都市建设,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造出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更多的代表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仅是文化工作者的事,全体人民都应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 以真理的力量感染青年 怎样构筑强大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马春雷代表说:“我们必须尊重青少年的性格特点,以真理的力量、真实的逻辑、真诚的态度感染他们,才能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认同。”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少年最先受冲击,他们的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主流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健康成长。马春雷说,让我们的青年一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激励下,保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表现出超越前人的公益精神和现代意识,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责任。 以优秀的作品熏陶少年 文化的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来自中福会少年宫的陈白桦代表,是全国7000多个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唯一的代表。 陈白桦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文化艺术教育的开展,对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以及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们要继续探索少儿文化教育的规律和途径,通过策划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创作优秀的少儿文化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实践参与和亲身体验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感受世界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感悟美的能力。 从我做起培育文明风尚 物质和精神的天平不能倾斜。一个很有钱却学识浅薄、举止粗俗的人,与一个虽不富有却很有文化素养的人,无疑是后者更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市妇联主席张丽丽代表说,党中央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治国的理念,令人欣喜。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文化”,除了指专业工作者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外,还突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这大大丰富了文化发展的内涵。 作为来自妇女领域的代表,张丽丽十分关注人和家庭的和谐。从个人品德的养成、家庭美德的培育,到职业道德的塑造、社会公德的发扬,每个人都可以从我做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 特派记者 邵宁 (本报北京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