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9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指南
 第B27版:求职·移民动态
 第B2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9版:求职· 培训·留学
 第B30版:求职· 移民新政
 第B31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广告
 第B35版:广告
 第B36版:求职· 招聘·培训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疑客多拿咖啡 责令强行检查
顾客投诉超市购物受侮辱
王爱东 、乐梦融


   顾客在超市购物时,无故被工作人员怀疑多拿了东西,在没有公安部门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超市安保强行检查顾客所购的物品。昨晚,读者陈女士致电本报热线,投诉她在超市购物时遭到的不公正待遇,认为这种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她的权益。

  顾客  被冤多拿咖啡

  昨天下午3时许,陈女士到位于杨柳青路的时代超级购物中心购物。她来到咖啡货架前想购买一盒正在搞促销活动的某品牌咖啡。当时货架上只剩下3盒已被人拆散了的咖啡。陈女士见状就请边上的促销员帮忙,数一下袋装咖啡并封一下盒子。促销员小姐将散落的袋装咖啡装好并贴上封条交给她。

  不料当她选好物品付完钱,将要离开超市时,被一女工作人员拦住说:“我们在探头里看了好长时间,你多拿了咖啡!”并要她到安保办公室接受检查。在众目睽睽下听了此话,一头雾水的陈女士顿时感到人格受到了侮辱。为了说明情况,她要求超市方找那名帮她封咖啡盒的促销员对证,最终证实那盒咖啡确实是促销员所封,超市方这才放了陈女士。

  超市  没有确实凭证

  接到投诉后,记者与该超市取得联系。据当时检查陈女士的安保许先生解释,他们将陈女士叫到办公室后,在检查所购商品时,发现盒内多出3条袋装咖啡。当时他们也将几名当事人叫到安保科核实情况。据那位封盒的促销员说,因为当时忙着做生意,只粗略地数了一下咖啡条,就封好盒子交给了陈女士,至于怎么多出3条咖啡,她也记不清楚。当记者问:“你们是否有证据,这多出来的3条咖啡是陈女士拿的?”许先生不能肯定地说:“录像也没显示,说不清了!”但对于超市单方面对顾客实行检查,许先生也承认做法上有些不妥。

  专家  交给警方处置

  上海新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连晏杰认为,商家没有行政处罚权。超市方在没有确凿证据和公安部门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无权单方面对顾客进行检查。如果认定顾客有偷窃行为,应该及时报警,提供录像等证据,由警方来处置。

  但记者了解到,一些超市及大卖场的安保人员,对疑似有问题的顾客,不移交公安部门处理,而由他们自行解决,所采取的方法一般都是罚款,而罚款金额多少由超市方说了算,且不给任何罚款凭证,这种做法让人难以接受。

  有关人士提醒,遇到类似事件,超市无权擅自作出处罚,受冤枉的当事人也不必为息事宁人而退却,应及时报警求援。

  特约通讯员 王爱东 记者 乐梦融

  评论 071021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