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伟大旗帜 着力加强党的建设 ——来自十七大上海代表团的报告之四 邵宁 |
快速发展的中国,承载着每一个老百姓的梦想:希望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希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加强,希望国家越来越强盛、中华民族的复兴早日实现。 谁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这热切而宏伟的梦想?只有中国共产党。历史已经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连日来,上海代表在讨论十七大报告时,越发感到肩负的重任: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要把上海建设得更美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宏伟篇章。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我们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党的教育和管理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 来自上海社会工作党委的许德明代表对此感慨颇深:改革开放以来,新经济、新社会组织迅速发展,上海“两新”组织已达73万家,从业人员达到531万,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0.1%,而且呈增长趋势。 “两新”组织本身变化大,人员流动性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许德明代表说,上海抓住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业街(城),专业市场四大领域,扎实推进党组织凝聚和工作覆盖,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7825家,已建立党组织的7706家,组织覆盖率98.5%。 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党内民主的表述,在代表当中引起热烈讨论。大家感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潘志纯、姚海同等代表说,要切实贯彻党内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来自市级机关的王禄宁代表说,要在机关系统60个机关单位和企业试行党的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相对量化的方式,使评估更科学、工作要求更明确,责任制更落实,促进党内民主监督更有力。 切实改进党的作风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只有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党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来自杨浦区的陈安杰代表有切身感受。杨浦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在上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呈现“下岗分流职工多、困难群体总量多、旧区改造矛盾多、基础设施欠账多”等矛盾。区委推出“一线工作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党员干部只有深深地扎根到群众中间,干群才能心贴心,党群关系就会日益密切。” 党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组织有没有吸引力、影响力和战斗力。马春雷代表谈到,党员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只有作风正、作风实,才能真正倾听老百姓的心声,才能真正为人民做事情。 “上海天空出现一两片乌云是正常的,太阳终究会驱散乌云,上海的天空始终是明朗的。”沈德咏代表的发言,充分表达了上海反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强决心。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之基,代表们认为,要加快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创新党在基层社会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探索党领导公共领域、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组织构架和工作领域,实现党对社会领域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 近年来,建设交通系统在工程建设、物业管理、自来水、燃气等领域与社区党组织实行互联互补互动,形成了党的工作合力。来自建设交通系统的甘忠泽代表谈到,改革创新党的工作模式,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提升公共管理水平,使新时期基层党建从单位党建向行业延伸、领域覆盖、社会辐射。 基层党的工作,应当以满足最基层党员和群众需求为本。来自静安区的龚德庆代表说,这要求组织和活动都与需求一一对应。老百姓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权利层面和精神层面。对包括物质、分配、就业、享受发展成果等权利层面需求,党组织不必“大包大揽”,而是积极调动配置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单位资源等,为这些需求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对包括群众再培训再提高、参与社会活动、互助需求和精神文化等精神需求,要求党组织把各种社会组织群众团队纳入视野,在社会组织党建中有所创新和作为。来自普陀区的周国雄代表提出,要增强社区内各种组织和各个方面“区域性大党建”的意识,形成“强核心、建网络、全覆盖、促文明、为群众”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夯实党的执政之基,还必须加强党的群众工作。长宁区坚持开展“凝聚力工程”,从最初的“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向“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提升,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薛潮代表说,要将惠民、便民、利民的政策落实在基层,坚持打造党的基层执政团队,使群众能面对面找到党。来自基层社区的张玉华代表说,社区正在试点楼组党建,每户党员都要在自家门口亮明党员身份,群众有了问题,可以找党员帮助解决。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代表们坚信,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我们的党一定能带领伟大的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之梦。 特派记者 邵宁(本报北京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