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鲜美,食之有道 冯晓慧 蔡东联 |
|
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 面对如此美味佳肴,您除了知道它性寒,不宜多吃之外,对它的食用宜忌还了解多少呢? 莫贪便宜食死蟹 蟹已死或将死时,体内的组氧酸会分解产生组胺。组胺是一种有毒的物质,随着蟹死亡时间的延长,毒性也就越来越大,即使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很多人吃了死蟹会发生中毒现象。一旦发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要及时到医院诊疗,以免失水过多而引起虚脱,甚至危及生命。 不吃生蟹 螃蟹以小生物、水草及腐烂动物为食,因此体表、鳃部和胃肠道均沾满了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如果是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有感染一种名为肺吸虫病的慢性寄生虫病的危险。 肺吸虫寄生在肺里,刺激、破坏肺组织,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如果侵入脑部,则会引起瘫痪。据专家考察,把螃蟹稍加热后就吃,肺吸虫感染率为20%,吃腌蟹和醉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55%,而生吃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71%。肺吸虫囊蚴的抵抗力很强,一般要在55℃的水中泡30分钟或20%盐水中腌48小时才能杀死。生吃螃蟹,还可能会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体会发生感染性中毒,表现出肠道发炎、水肿及充血等症状。 所以,吃蒸煮熟的螃蟹是最卫生安全的。蒸煮螃蟹时要注意,在水开后至少还要再煮20分钟。吃时必须除尽蟹鳃、蟹心、蟹胃、蟹肠,这四样东西含有细菌、病毒、污泥等。 并非人人皆宜 (1) 患有感冒、发热及身体不适者。此时体内处于高致敏状态,食用螃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等。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感冒难愈或使病情加重。 (2)过敏体质者。蛋白质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肠壁进入机体易引发过敏反应,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进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患者会出现荨麻疹或诱发哮喘,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3)患有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据检测,蟹肉及蟹黄所含胆固醇较高。因此,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患者若食用含胆固醇过高的螃蟹,会加速心血管病的发展。 (4)孕妇。螃蟹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可能使胎气不安,导致流产。 另外,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病、肾功能不全患者最好少吃甚至不吃螃蟹,以免加重病情。螃蟹也不宜与茶水和柿子同食,因为茶水和柿子里的鞣酸跟螃蟹的蛋白质相遇后,会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块状物,引起腹痛、呕吐,也就是常说的“胃柿团症”。 冯晓慧 蔡东联(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营养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