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购买月饼券 却想不埋单

潘文婕 袁玮


  本报讯 (通讯员潘文婕 记者袁玮)去年中秋节前夕,费先生向李先生购买了总价84万余元的月饼券,至今仍未缴清剩余货款,李先生将费先生告上法庭。近日,在徐汇区法院法官的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费先生在今年11月25日前分两次支付李先生货款13万元。

  李先生诉称,去年中秋节前,费先生从李先生经营的食品商店购买了总价84.4万余元的月饼券和金额券,其中包括克莉斯汀、香特莉和哈根达斯等知名品牌。按照双方的口头协议,最终款额为64万元。嗣后,费先生陆续向李先生支付了42.8万元。但余下的21万余元却杳无音讯。李先生拿出了盖有商店公章的收款收据、双方的买卖合同以及月饼券的代销协议等证据。

  费先生则辩称,月饼券的买卖是明令禁止的,即使自己购买了月饼券,也是无效的,因此不同意李先生的诉讼请求。

  面对庭审中原被告双方的各执一词,法官在考虑了证据和证人证词的情况下,对双方做了耐心的调解,最后费先生同意分两次支付原告李先生13万元的货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