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锡老地名加速湮灭
专家认为这是历史文化的消失
徐祖伟


  本报讯 最近,又一个大型现代化商业广场将要在无锡历史最早的大街——东大街落户,这也预示着这条老街可能从此失去它沿用了2000多年的名字。为此,无锡地方志专家郁有满充满忧虑:无锡城能否留住老街巷的历史印痕。据了解,去年,无锡命名、更名地名共92条;而前几年,最多时一年命名、更名地名200多条,无数老地名就这样自然“消失”。

  原祖居于市中心中山路附近的无锡市民老朱,又一次从现住址锡城郊外赶来老屋子处,他看着世代祖居的老屋深有感触。他说,如果,能将这些老地方的名字保留下来沿用到新的建筑上,倒也能给人一种对旧景的纪念。据无锡市地名办有关人士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老地方老地名自然在发展中消失,仅去年,无锡市全年命名、更名的地名共有92条。据悉,虽然这些地名经过大量资料收集、实地勘察、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才命名,但是,一些老地名不可避免在新地名产生的同时自然湮灭。如原老城区的“接官厅弄”“小泗房弄”“交际路”“江阴巷”等,在无锡的历史上留有深刻印痕,消失了十分可惜。

  郁有满表示,老地名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历史传承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一种文化。     

  (徐祖伟)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