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光荣 桂兴华 |
继续收藏 原上钢三厂,是世博会场馆的核心区域。那天,几个老工人在厂门口徘徊。 ——题记 他们在收藏那些厂区大道旁的光荣榜。 他们在收藏那些在传达室门口准时开放的白兰花。 他们在收藏那些准时驶过身边的自行车铃声。 他们在收藏那些准时入队的一顶顶安全帽。 他们在收藏行车下一张张不锈钢的订单。 他们在收藏蒸汽机车旁的一道道工序、一个个班组。 他们还收藏夹在效率手册里的半支香烟…… 看不见的思维,不一定没有吨位。 当年的办公楼和铺在车间里的铁轨已经消失。 用铆钉铆起来的庞大机器也已经转移。 此刻,谁翻出了一张北京群英会的合影?把闪耀着爱的炉火,把被烈焰的翅膀扑打过的工时,把共同的生命背景全部收进了背包。 他们在收藏品中成长。 他们没想到:自己也和化铁炉一样成了收藏品。 一位与他们同龄的保安对他们说: 这里将变成更大、更新的收藏馆了! 一位与他们的儿子同龄的厂长对他们说: 继续收藏吧! 新书架里的旧瓦片 装修一新的楼房里,主人特意放置的一块旧瓦片,十分醒目 ——题记 人的一生, 也许就是为了获得一片实实在在的瓦。 这片瓦,是老父亲弓下的脊背,是危棚最后的贫困,是岁月留下的另一种记录。 此刻,早已逝去的一夜夜的风声雨声,竟然与一本本身披盛装的新书并列着。 许多记忆的翅膀,就在这上面起飞,又在这上面降临。 主人真有心计:把它这位待遇最低的打工者,从电视剧里请了下来,让客人们经常打开来,细细解读—— 想想悲凉的从前,好像天天在下雪。一旦起风了,下雨了,总担心它会坠落。 因为它习惯了忍受,习惯了在雨点的敲打中,伏在第一线,扩展家可怜的面积。 今天,它只是面积中的点缀了,稳稳地坐着,跟五湖四海打招呼。 它在对比。它更在提醒所有的眼睛—— 不能仅仅关心这片积过厚厚霜雪的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