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被忽略误解的问题(下) [英]约翰·劳埃德 约翰·米奇森 |
|
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在哪里? 南极洲 撒哈拉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 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在南极洲。在南极洲的一些地方,已经有200万年没有下雨了。 通常,沙漠的定义是年降雨量小于254毫米的地方。如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的年降雨量就只有25毫米。 而南极洲的年降水量也差不多,其中面积大约占整个南极2%的“干谷”,那里既没有冰也没有雪,也从来没有下过雨。 世界上第二干旱的地方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阿塔卡马沙漠的一些地区,年均降雨量只有0.1毫米,而有些地方已经有400年没有下雨了。所以从总体来看,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的沙漠,它的干旱程度是撒哈拉的250倍。 在另一方面,南极既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同时又可以说是最湿的地方,因为地球上70%的水都以冰的形式保存在南极。南极也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地方,那里的风速是目前所有记录中最高的。 南极干谷的独特环境是由一种下坡风引起的。在重力作用下,冷而重(密度大)的气流沿山坡快速向下运动,从而产生了下坡风。下坡风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20千米,可以蒸发所有的水分,包括水、冰和雪。虽然南极这个极其干旱的地方完全可以称之为荒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反过来说是绿洲。这里和火星上的环境如此相似,无怪乎,美国国家宇航局登陆火星的“海盗计划”选择在这里进行实验。 谁是自然界第一杀手? 老虎 蚊子 眼镜蛇 在已经死去的人中有一半(大约450亿人)是被雌蚊子杀死的(雄蚊子只吸取植物汁液)。 蚊子携带了一百多种潜在的、致命的病菌,其中包括可引发疟疾、黄热病、登革热、脑炎、丝虫病和象皮病等疾病的病菌。甚至直到今天,它们每隔12秒还要杀死一个人。 令人惊讶的是直到19世纪末还没有人认为蚊子是危险的。1877年,英国医生帕特里克·曼森爵士(就是众所周知的“蚊子”曼森)才证明了象皮病是由于蚊子叮咬引起的。 17年以后,即1894年,他认为疟疾的起因也可能起源于蚊子的叮咬。曼森鼓励他的学生罗纳德·罗斯,一名在印度工作的年轻医生,去验证这个想法。 罗斯是世界上第一个向人们说明雌蚊子是如何通过它们的唾液传播疟原虫寄生物的人。他用鸟作为被试者来验证他的理论。曼森将此研究更推进了一步。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对人也有效,他让自己的儿子作为被试者,让他感染上疟疾,他用的蚊子是通过外交邮袋从罗马带回来的。幸运的是,由于立即注射了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奎宁,这个孩子康复了。 由于罗斯的特殊贡献,他获得1902年诺贝尔医学奖。曼森则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特别会员,获得爵士称号,并创办了伦敦热带医学院。 目前已知蚊子有2500个品种,其中400种是属于疟蚊家族的成员,它们中有40种能够传播疟疾。 雌蚊子吸血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营养,以便繁殖后代,它吸饱了血就找有水的地方产卵去了。这些卵孵化出来后,成为水中的幼虫或者“孑孓”。与绝大多数的昆虫不同,蚊子的蛹,就是众所周知的“翻筋斗者”,是活跃、到处游动的。 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略高于雌蚊子:它们能够通过一种B-天生调音叉发出的音符来诱惑雌蚊子,达到两性交配的目的。 湿气、牛奶、二氧化碳、体温和运动对雌蚊子都有吸引力。因此,流汗的人和孕妇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核战后最可能生还的生物是哪种? 蟑螂 人类 寄生蜂 没有 “蟑螂”这个回答是错误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坚信蟑螂是不可灭绝的?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蟑螂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比人类还久。约在2.8亿万年前,地球上已经出现蟑螂。由于它们是一种很难控制的病菌携带者,跑到哪里都会引起人们的憎恶。加上它们的生存能力极强,没有头的蟑螂还可以活1周。然而,它们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自从1959年迪尔斯·沃顿进行了蟑螂的地面阻断方法研究以来,人们已经知道它们将是一场核战争中首先死亡的昆虫之一。 科学家将一些昆虫放到各种强度的辐射条件下(辐射强度用戈表示),实验的结果是:人在接受10戈剂量的辐射照射时会死亡,并计算出蟑螂的致死剂量是200戈,果蝇是640戈,寄生蜂是1800戈。 能够对抗辐射照射的冠军是一种叫耐辐射球菌的细菌,它可以耐受1.5万戈辐射剂量的照射,在冰冻情况下,它的耐力还会增加2倍。 “科南细菌”是以它的研究者的名字命名的,是一种粉红色和发散出腐烂卷心菜臭味的细菌。它们是在照射处理过的肉罐头里被发现的。 从那以后,在大象和骆驼的粪里、被照射的鱼和鸭肉里,甚至在南极洲的花岗岩里都发现有这种细菌。 由于科南细菌具有强大的对抗辐射和寒冷的能力,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它也有保护自己的DNA免受损伤的功能,因此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科学家相信火星上可能有生命。 什么动物可以很好地分辨红色? 公牛 狗 鸡 早在1580年,有关红色可以激怒公牛的说法就已存在。当时的畅销书作家约翰·利利曾在他的书中写道:“站在大象前的人不应该穿色彩明亮的衣服,同样,站在公牛前的人也不宜穿红色衣服。” 事实上,和老鼠、河马、猫头鹰以及土豚一样,公牛也是色盲。真正激怒公牛的是斗牛士用斗篷所做的挑衅,而不是斗篷的颜色,斗篷之所以是红色的,仅仅是为了让观众看得更清楚些。 狗可以分辨出蓝色和黄色,却分不出绿色和红色。因此,导盲犬在过马路时,判断是否可以安全通过的方法是通过耳朵听,而不是看是否是绿灯。 鸡是真正对红色具有良好分辨能力的动物。对鸡的这种能力,养鸡场工人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们都曾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当鸡群中有一只鸡流血时,其他鸡都会近乎疯狂地啄它。这种同类间的疯狂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杀戮盛宴”,结果无疑是鸡场中鸡的数量锐减。 对此,传统的解决方法是用烧红的小刀“修剪”鸡喙,使鸡喙变钝,这样一来,鸡的攻击性就大为降低。到了1989年,一个禽类养殖公司做了一个实验:给母鸡戴上有红色透光膜的“隐形眼镜”,这样一来,母鸡看到的所有东西就都是红色的。实验早期效果还不错——这些母鸡之间的争斗少了,相应它们的活动也少了,因而吃的饲料也减少,但它们的产蛋率却并无任何降低。 养鸡业的利润率较小,仅为1.6%。在美国,大概有2.5亿只母鸡,如果上述实验得以成功,那么,将使养鸡业的利润增加3倍。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戴上“隐形眼镜”的母鸡由于眼部缺氧,视力很快退化,并经常遭受疼痛折磨,这就引起了动物权利保护协会的强烈抗议,因此,这项实验也不了了之。 摘自《趣谈——200个人们普遍忽略的问题》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