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不少老人来电反映免费乘车受到不同待遇
有的冷嘲热讽 有的主动退钱

徐轶汝


  关于“本市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新政策,昨天市交通局和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作出补充说明:过渡期内,70岁以上老人尚未办理红色社保卡的,可凭蓝色社保卡免费乘车,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卡的部分人员可凭有效居民身份证免费乘车。

  近日,本报962288热线又接到了不少老年人来电,反映乘坐公交车时的遭遇:有的司机友善热情,有的却冷嘲热讽。

  老夫妻遭司机“奚落”

  家住康定路的72岁倪阿姨来电说,前天上午10时许,她和老伴一起在康定路乘上一辆112路公交车去女儿家,上车时出示了红色社保卡。没想到,司机冷冷地说了一句:“死不光的。”倪阿姨立时愣住了,本想出言理论,可生怕双方争吵起来会影响司机开车,于是强忍了下来。昨天下午,112路调度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一定会将此事上报给车队领导,对司机加强教育。

  双休日也是“节假日”

  72岁的王老伯反映,前天傍晚5时30分许,他从车墩坐上松江6路公交车,上车时出示了红色社保卡。但司机看了却说,除了节假日,早晚高峰时间还是要买票,“今天不算节假日”。这让王先生困惑:“双休日不算节假日?”

  其实,有关“老人免费乘车”的投诉中,涉及“节假日”概念的最多。962000运管热线工作人员称,这是司售人员理解错误,节假日包括所有法定假日和双休日,希望各个车队能够向司售人员明确这一点。松江6路车队的沈先生表示,车队将再次通知所有员工,更好地贯彻这条新规。

  个体承包者“捣糨糊”

  75岁的俞先生家住江川路。10月20日下午4时20分许,他乘坐从东平路始发的东平线,上车时出示了证件,但售票员理直气壮地说:“车是个体承包的,这个规定不作数的!”要他付3元车费。老人搞不明白:“私人承包的公交车不算公交车?”东平线车队的王先生说,这属于售票员的个人行为,车队早已对此新规做过宣传了。他坦言,车辆都是个体承包,新规直接关系到个人利益,实施起来有难度。

  而年近八旬的许老伯前天下午乘坐从青浦始发的石青专线时,也遇到了类似情况。

  主动提醒免费乘坐

  当然,也有不少车队的操作方式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温暖。记者昨天下午4时许乘坐49路时,看到不少老人不知道“红卡”是“红色社保卡”,误以为是“红色退休证”,但司售人员还是让老人们免费乘车。

  家住哈密路的徐先生来电表扬754路公交车司机。他说,10月19日上午,他陪同78岁的老母在桃浦路坐上了754路公交车,上车时投币4元。司机看到后立即叫住了他,告知70岁以上老人免费,把2元钱退给了徐先生。

  家住灯辉路的张女士10月20日上午陪同85岁高龄的母亲到轨道交通1号线黄陂南路站乘坐地铁,因老人的红色社保卡正在办理中,所以也未携带“蓝卡”。地铁工作人员看到老人拄着拐杖,便主动请示上级,网开一面,让老人免费乘坐,热情的服务让张女士很感动。

  本报记者 徐轶汝

  (红色社保卡具体申领办法,本报将于近日在《公众服务》版刊登)   评论 071023110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