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线“高温” 电邮“雪崩”
——“东丽杯”马拉松赛报名花絮
俞剑


  “铃铃铃……喂,您好!这里是‘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随着11月25日比赛日的临近,“东丽杯”马拉松赛组委会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报名热线持续“高温”。工作人员介绍说:“自热线开通以来,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电话,询问报名信息。国外的电子邮件也如雪片般飞来,肯尼亚多名马拉松好手都有意参赛。”

  “大脚”喜获“大鞋”

  就职于华师大的加拿大人大卫是个长跑爱好者,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他竟然是向组委会求助的——天生一双“大脚”的他遍寻商场也找不到一双47码的运动鞋,他苦恼着怎么才能参赛。通过组委会的牵线搭桥,赛事赞助商昆山多威答应为他度身定做一双“大鞋”。大卫闻言喜笑颜开,立刻赶来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

  聋哑人来报名

  日前一名叫罗钰辉的男子前来报名,内容显示他是特地从江苏江阴赶来的。一问话,才发现他原来是名聋哑人!此时雨越下越大,罗钰辉打着工作人员借给他的雨伞消失在雨中,在他身后,其他报名者无不流露出些许敬意。

  参赛纪念生日

  落户浦东的香港人陈次明在报名那天起了个大早。报名时他激动地说:“今天是我56岁生日,我给自己的礼物就是在生日这天填写马拉松长跑比赛的报名表,很有纪念意义。”

  无独有偶,智利人胡安·克·里拉的36岁生日恰巧在今年“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比赛当天,他也决定以参赛这样的特别活动来庆祝生日。本报记者 俞剑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