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A20版: 体育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童本非天生 天才更需勤奋
——黄皮肤征战国际台球赛透视
华心怡

  ■ 刘崧进四强已属不易 图 TP
  ■ 傅家俊夺冠军并非偶然 图 TP

  苏格兰的阿伯丁,中国人星光熠熠皇家伦敦钟表斯诺克大奖赛。这一次,不是近年来的台球关键词丁俊晖,而是沉寂多年的傅家俊和刘崧,在英伦掀起一场风暴。厚积而薄发,斯诺克的世界里,勤奋比天才更受青睐。与球台上的走位、角度一样,这本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慎“封”神童

  “我不是神童”,夺得个人职业生涯第一个排名赛冠军,29岁的傅家俊终于能名正言顺地“鄙视”这个背负多年的称号,“斯诺克的世界里,也从来没有神童。”

  没有人比傅家俊更理解“神童”的包袱。20岁那年,他以世界排名第377位出赛,打入世界职业斯诺克大奖赛决赛,成为进入这个赛事决赛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打入决赛的世界排名最低的选手。

  一时间,“亚洲神童”的称号频频在各大媒体出现。“几乎10年了,我真是个‘糟糕’的神童,到现在才有了第一个冠军。这能算是神童吗?”他获得过曼谷和釜山亚运会的团体冠军,在英国的各项大赛中有时也能进入四强。但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对话中,他始终差了半口气。

  在状态出色的早些年,心态不佳成了傅家俊最大的绊脚石。每次机会一来,他就会想到:“我是神童,我必须有所表现。”2005年的中国公开赛上,傅家俊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被丁俊晖淘汰,那场比赛正逢丁俊晖的生日。赛事主办方在赛后为小晖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席间丁俊晖邀请了傅家俊出席并把切下的第一块蛋糕给了对方。“我的心情很复杂,几乎都有想哭的冲动。”也可以说,在那一刻傅家俊正式卸下亚洲神童的封号,由丁俊晖接任。“其实哪有什么神童。所有世界顶尖高手,多多少少都有点天赋。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加上运动的自然规律,在恰当的时候自然会出彩。”

  慢“入”赌局

  一个丁俊晖,一种成才方式,越来越多的家长,玩起相同的豪赌。但他们,是否尚未认清庄家,便舍身入局?

  台球本是一种生活方式。家境富足的傅家俊远离儿时成长的加拿大和父母亲人,回到香港发展。为了打好球,就是在生活中,傅家俊也同样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限制。他起居很有规律,坚持早睡早起。他只喝低糖饮料或白水,汽水、啤酒、烈酒之类甚少沾唇。他知道抽烟对打台球没好处,就主动远离。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急切地盼望能够一朝成名。

  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希金斯在戒酒之后再度获得了世锦赛冠军,世家子弟前世锦赛冠军埃伯顿一家搬至多哈,过着悠闲的生活。斯诺克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生活乐趣。而在中国,几乎每个大城市出名的台球房里,都有“寄宿生”。家长们把青春年少的孩子们托付给球房老板,“如果有条件,可以上些简单的文化课。至于性格操守的发展,多数就要看自己的定力了。”刘崧也曾经这样一路走来,当然他是幸运的一个。当台球,成为出人头地的唯一工具,绅士的较量,已经变了味。

  淡“话”繁荣

  傅家俊,刘崧,丁俊晖……中国台球,当真进入了全面繁荣?

  刘崧以黑马姿态闯入四强,引人关注。事实上,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第一批游学英伦的中国内地选手,甚至比丁俊晖更早。“为了赚生活费,我时常要打些低级别的比赛。”这一次赚得四强席位,除了增加自信,更实际的意义是:刘崧赚足了英国一个赛季的生活费。“现在大概有五六名中国选手在英国,但能打上资格赛进而参加排名赛的,大概只有小晖和傅家俊。这一次我很走运,不知道下一回我是否还能有这么好的状态。”

  也许,在英国人垄断的斯诺克界,有二三张中国面孔同时出现非常显眼。但考虑到中国的人口以及台球人口,这就不足为奇了。眼下的小露峥嵘,本是多年沉淀后的爆发。中国台球真正的繁荣,还需时日。      本报记者 华心怡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