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婀娜风情中 洋溢“野性美”
——记昨晚上演的藏族原生态歌舞乐《藏谜》
杨建国

  ■ 杨丽萍在《藏谜》中的优美舞姿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 热烈奔放的《长袖舞》
  ■ 容中尔甲在演唱
  ■ 向阳花在《藏谜》中扮演老阿妈

  昨晚在上海大剧院参加本届艺术节演出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乐《藏谜》,通过一位老阿妈朝圣路上的见闻,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藏民生活、劳动场景和宗教仪式,揭开了藏族艺术之谜的一角。粗犷而不失幽默感的男子汉、风姿十足而又热情的姑娘们,用自己的歌舞震撼着观众的心。

  激情与生俱来    

  《藏谜》分为四场,从“朝圣”、“劳动”到“赛装”和“轮回”,每场都有场面浩大的群舞。40多位藏族小伙子怀抱六弦琴,欢快地满台跳跃,浑厚的歌声伴随舞蹈,充满着欢乐。40位藏族姑娘弓腰曲背,踩着歌声的节奏,左右长袖轮番飞舞,婀娜风情中洋溢着野性的美。在《藏谜》演出团里,除了杨丽萍是白族人之外,其余演员都是容中尔甲率领三个小组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的藏民中挑选而来的。其中,有一大半人一年多前还在草原上放牧,有14位演员报到时不会说汉语。在这些群舞里,他们似乎在用与生俱来的激情,通过歌声和舞蹈释放着浑身的力量。

  “神灵”多姿多彩   

  杨丽萍是著名舞蹈家,容中尔甲是知名藏族歌手。但在《藏谜》里,杨丽萍不仅是总导演,还是演员;容中尔甲既是制作人,也怀抱六弦琴唱歌表演。老阿妈在朝圣路上历经坎坷,杨丽萍扮演的荷花度母为她指引了走向圣地的方向。在这段舞蹈里,杨丽萍虽然扮演的是神灵的形象,但手臂、手指和身体的动作,却依旧有孔雀舞的风采。在“赛装”一场中,头戴黑色毡帽,身穿藏式黑裙的她,一改荷花度母的圣洁、高贵神态,与几位藏族小伙子跳起了充满现代感的藏式劲舞,甚至还戴着耳麦边舞边歌,让人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杨丽萍。

  糅入现代感受    

  既有鲜明的藏族特色,又不拘泥于舞台艺术的程式,还糅入现代人的感受,是《藏谜》不同于其他已形成套路的民族歌舞的最大特点。在这部大型歌舞乐中,演员们在舞台上自由自在、酣畅淋漓的发挥,常常让观众情不自禁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其中,14岁的拉萨流浪小艺人普茨、为容中尔甲伴奏的乐队中那位甩动长发击鼓的小女孩、《牦牛舞》中领舞的藏族少年,都以发自内心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伴随着老阿妈走在朝圣路上的那只小羊卡卡,则成了《藏谜》中最为文静、温情的“演员”。卡卡一路走来,总是安静地跟在老阿妈的身后。最后,老阿妈倒在朝圣路上时,卡卡如懂事的小孩一般,温顺地依偎在老阿妈的身边,还用嘴亲吻着她,似乎想让她苏醒过来。谢幕时,小羊卡卡成了杨丽萍重点介绍的“演员”。

  本报记者 杨建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