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上海地产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公众服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 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天天搜楼
 第B28版:天天搜楼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培训·移民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虎没出来

王安诺


  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要重排经典名剧《王老虎抢亲》,不由想起几十年前,这部同名电影引出的一场笑话。儿子大约三四岁时我带他去看这部电影,为什么带小孩看这样一部电影现在记不清了,大约有些喜剧色彩又很热闹吧。反正整个过程他很乖地坐着一声不吭,可灯亮散场时,他却放声大哭,赖在椅子上不肯离开,两手紧抓住扶手绝望地哭喊“老虎哪能没有出来呀……”这场电影后来以到动物园看了一回真老虎才收场。

  老公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事故。他母亲要他擦玻璃窗,报酬是一角钱,那时候一角钱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是很大的诱惑,但是对电影的热爱使老公满头大汗干完后直奔电影院,仰着脑袋看了半天排片表,挑了一部叫《洛神》的电影,结果,电影的主角并非他期待的神妖鬼怪,而是甩着长袖跷着兰花指头哼哼唧唧唱京戏的梅兰芳。这次经历使他现在提起还极其沮丧。“老虎”和“神”只是电影名字的一部分,对其他部分不理解,于是就把理解的部分当成全部。

  不过,现在我对他们的故事可不这样理解了,比如这样的片名:《如果·爱》《色·戒》《无极》《英雄》……每个字都认识,但是我不敢买票。我看过一部叫《门》的悬疑片,想想这“门”字,普通又充满玄机,可是直到看完我还是一头雾水未入门。所以我极怕那毫无任何明确提示的片名是个忽悠我的陷阱,而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名字往往是装腔作势的预兆。美国著名作家玛格里特·米切尔小说《飘》改编的电影引入中国时,片名改为《乱世佳人》,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改名《王子复仇记》,大约都是为了让观众放心吧。还有一部叫《为戴西小姐开车》的电影,片名直白至此也没妨碍它获奥斯卡奖。

  现在餐饮业发达,饭店名字也别出心裁,目的是使人在浩如烟海中印象

  深刻,连小小面馆也不甘平庸,记得有个“见面再说”,利用谐音卖个关子又成竹在胸,让人很想一尝究竟。菜肴名呢?更是文才斐然眼花缭乱,运用比喻的有“龙虎斗”,运用侧面描写的有“佛跳墙”,运用拟人化的有“妙龄乳鸽”,油炸水煮花生米拼盘叫“一国两制”,红烧猪蹄配香菜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过上饭店吃饭不是看电影,凭的是舌头。不止听一人说起沪上有家“阿娘面馆”,生意怎样好,一次去亲眼看个究竟,果然,小小一家店面挤着满满的人,对面一院落也被盘下了,方桌长凳,食客坐着的,站着的,都端碗稀里呼噜吃面。可见饭店不在于起什么名字,在于经营水平如何。

  难的倒是给小孩起名。儿子单名“攀”,希望他这辈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奋发有为。但他十分不满:上面两个木,木头木脑,中间两只大叉,是作业本上“大鐾搞”,下面大和手——花钱大手大脚;攀就是往上爬,所以我吃力煞了。13亿人口,不到一万的汉字,不够用,吉利之词更是有限,注意一下周围孩子,“康”“聪”“泰”“宏”“明”之类还是最多。股票大王杨百万更是直接,给孙子起名叫“杨(阳)线”,小名就叫“涨停板”。

  文明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和掌握的事物越来越多,用来区别不同种类的事物的符号——名字,也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内容渐行渐远。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