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法国看焰火 朱 欣 |
我家与世纪公园仅隔着一条小河,一年四季除了看郁郁葱葱的美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免费赏焰火。因此立秋刚过,就有朋友陆陆续续来预定“位子”了。 今年的国庆和往年一样,世纪公园迎来了数以万计观看烟火的游客,我家的北阳台上也坐满了老同学、老朋友。因为过节,大都夫妻双双,也有带着儿孙辈的。朋友们带来了冷菜,我准备了牛尾罗宋汤,杂粮面包。大家吃啊笑啊,就等着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 7时30分,随着“蓬”一声巨响,第一朵绚丽的烟花绽放在深蓝色的天幕上,欢声笑语也一浪高过一浪,“老灵咯,老灵咯,这房子买着咯!像包厢,比下头贵宾席还好!” “人家几百元买一张门票,阿拉不要买票咯,嗳!你们明年好挂牌卖票的,不过要给阿拉打对折喔!”还有“资深”焰友说:“你们现在享福的!我们前两年都到楼顶上看,冷着呢!” 一边说着,手里也不闲着:三角架上发烧友支的长镜头,没三角架的用一摞书加一块毛巾垫起的短枪,玉手纤纤托起的数码大屏幕,还有一把在握的手机照样威风凛凛! 看着朋友们的笑脸,享受着艳丽壮观、稍纵即逝的美景,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两个半月前……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照例巴黎上午有游行,晚上有焰火,不巧女儿给我和先生安排了卢瓦河城堡的三日游,当知道我们很想看法国老百姓如何过国庆时,女婿安慰我说:“妈妈,没关系的,我们可到图尔看焰火。” 那天我们游览了横跨卢瓦河的雪农索城堡,傍晚便来到处于中南法国核心地带的图尔市。简单的晚餐过后,我们漫步走向宽阔舒缓的卢瓦河边。 真像我们小时候看焰火,人们或躺椅、或小凳、或席地而坐,在河边井然有序,排成七八排,绵延数百米看不到头。石墙上的灯打着光,和着最后的晚霞。我看见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胖胖的慈祥的大妈,相拥而坐的恋人,中年夫妻和孩子……大家安静地等着,因为法国纬度高,夏季晚上要到11时天才完全黑,焰火也要那时候开始。 位子几乎没有了,但有两位法国老人看出我们是中国人,友好地招呼我们过去。于是我们就去坐在他们前面,确切地说是坐在河边一块高高突起的石头上,脚下不远就是河面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后怕,是当时的宁静和谐,以及与法国人民同欢庆的气氛,使我忘记了恐惧。 在等待的时间里,人们还放起了自带的“流星弹”,直到11时,随着“蓬”一声巨响,一场全民期待的视觉盛宴开始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焰火使人感觉节日的快乐,生活的愉悦,祖国的可亲可爱,也会使人联想到事业的辉煌,生命的短暂和宝贵。 将两国人民看焰火作个比较:法国人似乎要安静有秩序一些,而中国人好像更爱热闹爱拍照。在卢瓦河边几乎没有法国人拿相机,而从我家阳台看世纪公园,黑暗中一片闪闪烁烁的小白点,都是游客手中相机的闪光。 时隔近三月,总也忘不了卢瓦河边烟火结束时人们由衷的鼓掌声,给我和家人带来的震撼。而眼下,世纪公园湖面上升腾起巨大的声、光、色,让我和朋友们都沉醉其中,激动无语。 一位携女儿和美国女婿来我家过国庆的老朋友说:“在中国上海看的这场焰火,也让他们度过了人生中一个难忘的夜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