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保健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开始—— “保健品和药品有相同作用”,错 皇甫萍 |
本报讯 (记者 皇甫萍)秋季到来,保健食品又开始旺销了。记者昨天从市食药监局获悉,新一轮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专项整治刚刚开始,食药监管部门将对重点产品及场所开展专项检查,查处违法行为、溯源违法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行为,对违法经营的企业坚决查处曝光。同时,此次专项整治也将重点进行消费者认知教育,提醒市民走出“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有相同作用”等误区,科学选购和使用保健品、化妆品。 前不久,某社区一些居民在听了某商贸公司的宣传后,购买食用了一种保健食品,据说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可随后,居民们陆续出现了不适症状,大家纷纷到该公司要求退货,结果与该公司发生了纠纷。接到举报后,食药监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发现该商贸公司的销售人员通过所谓“心血管功能诊断仪”,出具所谓的“诊断报告”,然后向居民推销保健食品。 但销售人员均不能现场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该公司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已经失效,更没有行医或药品销售资质。执法人员立即对尚未销售的保健食品进行了先行登记保存(暂时封存),该案现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该案件说明,目前保健食品的宣传和销售仍存在许多不规范情况,销售人员和消费者都常常认为,保健品能起到和药品一样的治疗作用,这是明显的误区。其实,即使保健品是合格产品,也不能代替心血管等疾病的治疗药物。 通过接下来的专项整治,市食药监管局将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市各类保健品、化妆品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保健品、化妆品集中销售的市场或专卖店。 在监督检查的同时,将开展现场宣传,加强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单位的指导,督促经营者负起责任,积极遵守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评论 0710241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