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上海地产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公众服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 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天天搜楼
 第B28版:天天搜楼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培训·移民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鸡毛蒜皮”的小事,灵光乍现的语录,随时上网“唠叨唠叨”——
叨客:即时博客 想说就说

徐轶汝、许明


  上班路上遇到了新鲜事;午餐去了新餐馆,口味不错;感冒了很不舒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能说给谁听呢?答案是:发布到网上,天南海北的网友都是你的聆听者。随时随地将感想发表到网上,唠叨几句,这就是“叨客”。

  “唠叨”的三种方式

  昨天,记者尝试打开一个名为“饭否”的“叨客”网站,通过简单的注册,就拥有了自己的账号。唠叨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直接在网页内输入你想说的话;二是将账号与MSN、QQ、Gtalk等热门聊天工具绑定,加“饭否机器人”为好友,即可通过“它”来发消息;三是与手机捆绑,通过网站短信特服号码发布消息,只需支付短信费。这样一来,你便可以走到哪里,“唠叨”到哪里了。

  比“博客”更随意

  “叨客”最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名为“twitter”(喋喋不休)的网站。相比“博客”,“叨客”更随意,不用在意遣词造句,或者字数多少,也不用理会别人是否理解,可以说是一种“即时”的博客。记者昨天在www.twitter.com上看到,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到这里,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

  饭否网的某个页面上,有一张不断移动的中国地图,不时会在某个城市的位置上弹出一个小气泡,表示这里的一个“叨友”开始“唠叨”了。昨天下午3时许,网友viva在“唠叨” :“五时要去洗衣房取干净的衣服……”

  无声的宣泄平台

  现在,国内已经有了“饭否”、“爱唠叨”、“随时记”、“做啥”等多个“叨客”网站。尽管上面大多数的“唠叨”是时过境迁就毫无意义的“废话”,但是也有不少灵光乍现的精彩语录。

  对于“叨客”这一新事物,白领陈小姐觉得“挺难理解的”:“有什么话跟家人、朋友说就好了嘛。”但大四学生王同学则持相反意见:“半夜里,我去找谁说话呀。再说,有些事情太小了,犯不着找朋友倾诉,就算说了,对方也不一定能理解。”王同学觉得,“叨客网”给了大家一个无声的宣泄平台,想说就说。

  本报记者 徐轶汝 实习生 许明

  评论 071024108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