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上海地产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公众服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 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天天搜楼
 第B28版:天天搜楼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培训·移民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蟋蟀“将军”“演武场”上耍威风
沪上民间第一届蟋蟀竞技联赛开赛
金恒 郑晓寰 华伟

  ■ 蟋蟀大赛吸引不少观众到场加油助威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 虫友带来投影机现场直播

  秋风起,秋虫鸣,又到了玩蟋蟀的时节,虫迷们的“将军”将陆续登上“演武场”。沪上一帮虫友,在新泾镇老年协会协助下,办起了第一届上海蟋蟀竞技联赛。从9月9日到11月11日,每周日下午,12支参赛队在西郊百联的社区活动中心捉对厮杀。

  比赛由蟋蟀爱好者自发组织。为了营造火热的赛场氛围,虫友胡东群还特地带来了两台投影仪,在现场实况转播。上海蟋蟀界的老法师陈明昌先生担任此次比赛总裁判长,他感慨道:“像这样规模、正规、健康的蟋蟀大赛,在上海已有近20年没有举办了,这不能不令虫友们期待。”

  12支参赛队的100多名选手抵达赛场,各队领队们忙着给自己的蟋蟀加水加食,称重、分级别。在活动中心的主席台上有两张桌子,各端放着一只透明的有机玻璃斗栅,这就是蟋蟀们的“演武场”。

  双方入场,只见红方落下了一只“黄麻头”,蓝方下栅是一只“红牙青”。“起闸!”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闸门被拉开,双方草手用蟋蟀草将两只虫领到斗栅中央碰头,“止草!”裁判发令,两位草手忙将手中的草从斗栅中撤走。只剩下栅里两位“将军”在张牙、鸣叫,向对方示威,一时间,四牙交错,两虫咬成了一团。一会儿一个“捉猪夹”,一会儿一个“造桥夹”,一会儿又是“双劲夹”。现场观众在旁不时喝彩。不一会儿,“黄麻头”神情涣散,四处逃窜,丝毫看不到开场时的气势汹汹。任凭红方草手怎么补草挑逗,不能将其斗志激发出来,红方只得弃草认输。蓝方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大赛组织者顾海芳先生说:“搭建这样的平台,就是让蟋蟀爱好者能以虫会友,切磋虫技。”

  本报记者 金恒 

  通讯员 郑晓寰 华伟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