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医院为追讨病人欠款,无奈之下成立“讨债队” 医院抢救病人 谁来“抢救”医院 张月琳 |
由于医院对急诊病人实行“先抢救后缴费”,不少病人接受救治后一直拖欠医疗费用,严重的欠费情况让一些医院陷入经营困境。 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有一支“讨债队”,专门追讨病人拖欠医院的医疗费用。这一无奈之举折射出医疗机构无法回避的难题——“欠费治疗”谁掏钱? 走上讨债之路 当了30多年的护士,何军没想到年过半百时竟走上了讨债之路——为自己所在的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追讨病人欠下的医疗费。 何军第一次讨债始于2005年,一起车祸发生后,肇事司机逃跑,车祸受害者出院后拒绝支付医疗费。院方考虑到被拖欠的医疗费数额较大,就让为人和善、能说会道的何军代表医院去收款。在她的努力下医院讨回了近5万元医疗费。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也因此决定成立“讨债队”,专门追讨出院病人拖欠的医疗费。何军从2005年开始“讨债生涯”,2006年一年就讨回“陈年烂账”80多万元。 医院苦不堪言 “先抢救后缴费”,这几年社会舆论一再要求医院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拒绝接受病人。接受采访的医务工作者也表示,医院先救人是理所应当的。据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医政科的统计,2006年5月10日至2007年4月19日,共有51名病人没交押金或只交部分押金,经院总值班、医政科主任同意救治。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喻琨说,但是抢救之后,有的病人就一直欠费不缴。 “从县医院到省医院都有‘欠费治疗’的情况,越大的医院越严重,因为病情严重的最终都转到大医院去了。”贵州省卫生厅纪检组长邵千里说,“有的医院来厅里反映过这个问题,说包袱越背越重,苦不堪言。” 对于病人拖欠的呆账坏账,大医院往往是按照一定比例让医院财务、责任科室、责任医生来分担,有的医生因此被扣工资,抢救病人的积极性也受到很大影响。 “我们不愿分摊给医生,但我们这样的小医院自身也负担不起。”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规模不大,收入不高。 “医院一旦拒收病人就会成为新闻的焦点,但是中小医院被病人拖欠费用直到拖死也很少有人关注。”一位医生表示,当医院负债累累、举步维艰甚至倒闭时,谁来“抢救”医院? 亟待有效方案 贵州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阮中健说:“医院的‘欠费治疗’不但很普遍,而且是个老大难问题。因为没有专门的经费,也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体现社会公正性出发,财政加大对医院的投入,从而保证“首诊负责”这一核心制度能长期坚持下去。 据了解,一些国家“欠费治疗”的风险都是由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来承担的,政府一方面把资金投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中,另一方面对医疗机构和保险机构进行补贴。 新华社记者 张月琳 (据新华社贵阳10月2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