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治疗三叉神经痛 洪钰芳 |
三叉神经痛属于临床上的难治病。又称面性抽痛,是指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烧灼样、阵发性剧痛。开始于一侧面部的某个区域,并只放射至同侧三叉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临床上发病大多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三叉神经分为3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临床上常见的是第2、第3支发病者较多,易反复发作,有“板机点”。发作前多无预兆,一般骤然发作。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目前对其病因、病位尚无统一的认识,所以在治疗上困难很大。西医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保守疗法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得力多等药物;还可采用局部封闭的方法,如射频疗法、磁疗、脉疗等手段。但往往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另外长期服西药会产生耐药性,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 目前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三叉神经痛大多属于久病不愈、西医治疗疗效不显著或反复发作的患者。中医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上强调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兼治以及“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根据三叉神经所产生症状的不同分支,按照经络在人体中的循行,采用针药结合综合治疗方法。 首先针灸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如肝阳上亢,取行间、太溪;胃火热盛,取足三里、内庭、合谷;气血虚亏,取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外感风邪,取大椎、曲池等等。通过辨证分型,选择相对应的处方用药,达到“祛风、清邪、解痉、止痛”,调节脏腑阴阳,以治疗疾病之本。 针药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减少西医的毒副作用,同时起到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为上海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