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7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要闻
 第A26版:要 闻
 第A27版:要 闻
 第A28版:要闻
 第A29版:要 闻
 第A30版:特 稿
 第A31版:早间点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 广 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广告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针药治疗三叉神经痛

洪钰芳


  三叉神经痛属于临床上的难治病。又称面性抽痛,是指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烧灼样、阵发性剧痛。开始于一侧面部的某个区域,并只放射至同侧三叉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临床上发病大多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三叉神经分为3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临床上常见的是第2、第3支发病者较多,易反复发作,有“板机点”。发作前多无预兆,一般骤然发作。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目前对其病因、病位尚无统一的认识,所以在治疗上困难很大。西医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保守疗法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得力多等药物;还可采用局部封闭的方法,如射频疗法、磁疗、脉疗等手段。但往往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另外长期服西药会产生耐药性,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

  目前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三叉神经痛大多属于久病不愈、西医治疗疗效不显著或反复发作的患者。中医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上强调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兼治以及“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根据三叉神经所产生症状的不同分支,按照经络在人体中的循行,采用针药结合综合治疗方法。

  首先针灸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如肝阳上亢,取行间、太溪;胃火热盛,取足三里、内庭、合谷;气血虚亏,取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外感风邪,取大椎、曲池等等。通过辨证分型,选择相对应的处方用药,达到“祛风、清邪、解痉、止痛”,调节脏腑阴阳,以治疗疾病之本。

  针药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减少西医的毒副作用,同时起到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为上海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生)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