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7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要闻
 第A26版:要 闻
 第A27版:要 闻
 第A28版:要闻
 第A29版:要 闻
 第A30版:特 稿
 第A31版:早间点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 广 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广告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业市场产业面临洗牌

李真

  整个长三角专业市场是值得期待的。

  □本报地产评论员 李真

  近年来,长三角专业市场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使得“办市场、看浙江”、“浙江经验数市场”的赞誉广为流传。

  “专业市场投资热也是就近两年的时间。”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市场作为配套,而长三角又是全国经济的发展龙头,各个城市的经济都比较发达,也需要专业市场作为配套。同时江浙地区的民间资本丰富而活跃,特别是浙商对于专业市场的需求非常大,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又有稳固的行业支撑。这些导致目前长三角专业市场比较热,“整个专业市场是值得期待的”。

  财富金三角初具雏形

  最近10年,由于有共性或互补性而在产业链上相互配套的中小企业在特定地理空间大规模集聚形成的集群经济是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形式。

  在长三角,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市场不断实现升级换代,专业市场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互为依托、联动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依赖不断增强,专业市场的发展状况甚至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如绍兴已成为全国产量最多、设备最先进、专业市场最大的化纤纺织产业集聚区。据有关方面的估计,浙江目前已有500多个产业集群区,全省28个特色优势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占全国同行业比重超过20%的行业有4个,超过10%的达13个。而江浙一带的强县富县的不断涌出,也带动着“金三角”不断向前冲刺。

  毫无疑问,产业集群的迅速兴起,成为一种全新经济地理现象,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成资本、技术和人才的积累并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模式复制的背后

  专业市场的火爆发展使得整个长三角涌动着一场大规模的“造城运动”。

  无锡、常熟、扬州高邮、苏州相城等地涌现出大大小小十余座纺织服装城,涉及资本近百亿元;宿迁泗阳县的“上海纺织城”项目,还有位于常熟的国际服装城……

  面对新生后辈的赶超,长三角各类市场的老牌前辈们不约而同展开了“集体行动”——市场升级。最近一两年,常熟招商城等老市场纷纷砸进巨资进行改造,嘉兴已经开始筹划中国丝绸纺织商贸中心,海宁经编原辅料市场也正在规划之中,义乌小商品城即将扩容,海宁皮革城也酝酿上市。

  而更多的专家则提醒说,面对如此数目之多,规模如此之大的新老专业市场,长三角的产业是否有足够的支撑能力呢?产业和市场之间能否形成以及什么时候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呢?

  产业升级  路在何方

  很明显,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发展时期,随着机遇而来的,还有风险。

  不少专家认为,长三角个性鲜明的集群经济,目前正面临“内忧外患”。“内忧”指集群内部多数仍是小作坊式的企业,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极易出现企业压价竞销的无序竞争现象。“外患”则是指集群大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创新、相互模仿压价竞销的“内忧”其实由来已久。

  这种恶性的竞争循环,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利润一再被压缩,更削弱了产业的竞争力,很多产业目前已经进入发展瓶颈,亟待突破。同时,目前长三角地区,专业市场布局过于密集,且体量太大。产业和市场的互动还不明显。现在的情况是,专业市场在国外很多地方都已逐步被专业性的展会或网络销售代替,只是保留着在一个固定场所长期交易的习惯。所以从长远看,这类场所将越来越失去存在的必要,因为很多专业市场都针对固定几家大企业,而后者并不需要每个月都下订单,只要一季度甚至一年下一次订单就可以了。对这类市场来说,长期交易实在没太大必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已经建成的专业市场都将面临考验,更何况新建市场。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规模的“洗牌”已经免无可免。对长三角来说,发展自主创新稳固产业基础,以及优化市场结构将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