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交通加速同城效应 梅虹 |
|
□本报地产评论员 梅虹 今年“418”大提速后,铁路客运能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大量开行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使长三角地区的“时间距离”进一步缩短,产生了良好的“同城效应”。据了解,上海铁路局4月18日第一阶段开行的38对动车组列车中,有34对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长三角城市群,在上午和下午的黄金时间,客车密集连发,最短发车间隔时间为每5分钟一列车,坐火车如同坐地铁,初步实现“火车公交化”。 速度给旅客印象最深。在动车组列车上,旅客谈得最多的是速度。上海至苏州39分钟,上海至南京1小时58分钟,上海至杭州1小时24分钟。乘坐动车组列车从上海到长三角各大城市,行程基本在2个小时内,“同城效应”正逐步改变人们的出行、工作甚至生活观念。 交通一体化先行 利好消息不断传来,今年年内,手持一张交通卡,可在上海、南京、杭州三地部分区域通用;客运南站也将于年内与杭州东站实现联网售票;沪宁城际铁路项目建议书已经获得国家批准……过不了多久,市民就会发现,往来于苏浙沪将越来越便利。市建设交通委日前宣布,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建设规划已经敲定,到2020年,上海高速公路网与苏浙共有10条高速公路通道衔接,达60个车道,其中的9个通道共54车道将在2010年建成。据悉,10条通道中的A8(沪杭)高速通道目前已经竣工通车,借助该通道,从上海市区中心驾车至杭州仅需2小时。 上海市交通建设委透露,为早日实现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长三角区域两省一市还将从规划入手加强联动,从客货运、公路、铁路、民航、港航5方面共同着手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 目前,相关部门已拟订了上海与江苏6条通道38车道、上海与浙江4条通道22车道的相互衔接方案。除了已建成通车的6条车道,另有两条及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上海崇明至江苏启东过江通道正抓紧报批可行性方案。 长三角地区则启动了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准备实施杭申线、苏申外港线等跨省航道工程,推进海铁联运和江海联运。宁杭、沪通、沪乍嘉湖等铁路项目,浦东机场、无锡硕放机场、杭州萧山机场、虹桥机场等机场扩建工程相继投入前期工作。 在软件方面,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则已启动了区域内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试验,并将在2008年展开试点,明年11月前完成推广,初期目标覆盖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省(市)际高速公路与主要干线。 而备受关注的长三角一卡通工作也已进入实质阶段,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15个成员城市将实行分阶段联通,第一步先实现各省省内的通行,下一步再实现两省一市的通行,最终将于上海世博会期间实现长三角的一卡通用。 长三角楼市升温 随着城际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也在随着交通布局的完善而加温。上海周边的昆山、嘉兴、苏州等城市,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被看好,除了当地置业者外,还吸引了许多长三角其他城市的置业者,特别是上海置业者前去购房。专家表示,这些城市房价的上涨空间,仍将取决于上海购房者异地置业所承担的时间和交通成本,随着上海高速公路网络加速与苏浙两地对接,交通版图改观明显加快,给周边城市的楼市带来的则是又一波利好。 “长三角城际交通的发展,对房市的影响可能并非有些人设想中的‘异地居住’模式的出现,但长三角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形成,将会为该地区物流和人流带来极大便利,加速经济发展,使长三角发展成为资本密度、人口密度、就业密度‘三高’地区,带来房地产物业的不断升值。”上海交大房地产和项目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昊博士有着不同的认识,他认为,在学术观点上,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在于平衡两个终点站,而在于快速交通通道形成后的走廊效应,其纵深可以达到二三十公里。区域平衡也需要快速交通去归拢,传统的点对点发展方式应该在快速交通建成后去打破,这才能真正发挥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距上海约50分钟 距上海约60分钟 距上海约35分钟 距上海约25分钟 距上海约20分钟 距上海约20分钟 距上海约4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