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婆心平息“陪嫁马桶风波” 法官殷为业赴崇明现场主持女方财产返还事宜—— 江跃中 万莹 |
一对小夫妻离婚了,双方各搬各的财产时,女方发现少了一只陪嫁带来的木质铜箍马桶,当即强烈要求一定要找到这只马桶带回去,不可以用其他物品替代。男方家人则称“不可能藏一只马桶”。一场冲突一触即发。 在现场主持搬运的闸北区法院法官殷为业耐心劝说,最终促使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书。 陪嫁马桶“失踪” 今年6月,小袁和小赵这对崇明籍小夫妻因为感情不合,诉至闸北区法院要求离婚。经法庭主持调解,双方自愿达成了离婚协议。双方约定,在领取调解书同日,女方的婚前陪嫁物品返还给女方。 7月6日一早,双方按时来到法院,签收了法律文书。此时小袁提出,因为当地村委会不愿对财产返还作见证,希望法官能到现场主持。为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承办法官殷为业经请示,决定当天跟随当事人到崇明执行调解。 眼看清点即将顺利结束,这时,女方家人突然发现少了一只陪嫁带来的木质铜箍马桶,当即强烈要求一定要带回这只马桶,不可以其他物品替代,并一口认定这只陪嫁马桶被男方家人藏了起来。 男方家人则称,其他东西都完好无损,不可能藏一只马桶。由于双方互不相让,局势很快演变成两个大家庭的冲突,甚至有人捋袖挽裤,一副随时可能打起来的样子。 女方称“不吉利” 为什么一只已被现代生活所淘汰的木马桶,会招来双方如此激烈的反应?原来在崇明,男女结婚时,女方家要陪嫁木质马桶,以示将来子孙满堂,讨个好彩头。一旦离婚,这只马桶一定要讨回去,否则暗喻女方将来无儿无女,很不吉利。正是这个风俗习惯,导致女方情绪激动。 了解这一切后,殷为业心里有了谱。他立即拉开两队人马,从法理讲到人情,希望大家各退一步。但女方态度坚决,3个小时后,双方依然僵持着,院子里人越聚越多。 双方握手言和 殷为业找到女方家的一名老人,希望老人劝导家人冷静处理此事。但老人非但不配合,还报了警,要强行搜小袁家的房子。这一冲动举动被殷为业和赶来的民警制止了。殷为业和民警等再次规劝女方家人暂先离开现场,并提出让男方家做一只一模一样的马桶,亲自送到女方家里。这样既弥补了丢失马桶的遗憾,又给足了女方面子。 方案得到双方一致认可,并立刻起草了书面协议,约定2个月后,由小袁送往赵家一只同等规格、式样的马桶。双方家长在协议书上签了字,还握了握手,表示以后还是朋友。 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了,双方家人都称赞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并对他赶到崇明为老百姓解决难题表示感谢。 记 者 江跃中 通讯员 万 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