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7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要闻
 第A26版:要 闻
 第A27版:要 闻
 第A28版:要闻
 第A29版:要 闻
 第A30版:特 稿
 第A31版:早间点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 广 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广告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祖”回应消费者毛女士投诉
月饼“发芽”是模具气孔造成

陈浩


  本报讯 (记者 陈浩)月饼还未过保质期,怎么长出了短短细细的“肉芽”?厂家解释,那是模具气孔造成的,不必担心食品质量。但昨天,家住长阳路的毛女士对着2只元祖“花弄月”月饼,还是不敢下嘴。

  毛女士说,她家中的一盒元祖月饼生产日期是9月10日,保质期45天,这两天马上要过期了。昨天中午,她拿出月饼准备食用,不经意间发现上面好像“发芽”了一样。“芽细细的,只比头发丝粗一些,很短,二三毫米,不仔细看的话,还真是很难发现。”破饼皮而出的“肉芽”应该不是霉变产生的,其色泽和质地与饼皮相近。2只月饼分别有这样的“肉芽”八九根和五六根。毛女士一时不敢拆开塑料纸包装食用。

  她打电话向元祖热线反映。接电人员不以为然:“没问题的,你吃好了,如果吃坏肚子,我们会负责的。”没说几句就挂了电话。

  记者与元祖公司取得联系。质量部门人士解释,公司月饼的生产全部是自动化操作。月饼从模具中被压制成型后,会在喷气作用下“弹射”而出。而模具上有细孔,可能喷气压力不稳定,才造成月饼饼皮有气孔痕迹。他说,这种情况很少产生,但属正常,“消费者无需多虑,可以放心食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