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大艺术重镇620余幅力作昨在京展出 “京派”“海派”双峰齐秀美 林明杰 |
| ||
|
本报北京今日电 (记者 林明杰)京沪美术史上最大的艺术交流展示昨天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时代华章——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作品展》展出了包括齐白石、林风眠等京沪画坛大师在内的老中青三代画家共260余人创作的620余幅经典力作。 这次展览也是北京画院和上海中国画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回顾展。中国美术馆整整三个层面的展厅全部被占据。该展由文化部艺术司、 北京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上海市文广局、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 在近百年的中国画发展史上,北京和上海为南北两大艺术重镇,人们俗称“京派”和“海派”。为了中国画的生存和发展,两地艺术家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既相互交流影响,又各具个性和不同的学术视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京画院和上海中国画院均创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其艺术阵容主要有由晚清、民国时期而进入新中国的老一辈艺术家、新中国培养的艺术家以及新一代艺术家。从展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三代艺术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时代气息。 展览由多个特展组成。主展厅为“岁月经典——50年精品特展”。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李可染《万山红遍》、吴湖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黄胄《丰乐图》、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周思聪《人民和总理》等经过半个世纪考验的经典名作。 另一个最为吸引观众的是“双星璀璨——齐白石、林风眠精品特展”。68幅齐白石精品,58幅林风眠力作,让观众大饱眼福。齐白石将传统文人画进行世俗化转换,张扬个性的魅力,体现现代审美意识;林风眠则主张中西融合,将西方印象派、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语言以及中国民间美术形式融会贯通,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形式。两条不同的探索道路,同样都抵达了艺术的巅峰,给后人深远的启发。 “群星辉映”京沪画院名家特展中,可以看到由民国进入新中国的成名画师艺术风格演变的过程。“火红年代”特展,集中展出了上世纪50至70年代,两代艺术家共同创造的中国画新面貌。此外还有版画和北京画院的油画特展。而在收尾的“异彩纷呈——新时期作品特展”中,人们可以看到,两院美术创作呈现出空前的多样性和探索性。 展览将在京展出一周。明年1月将赴上海美术馆展出。 详细 0710261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