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聚集/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女性
 第A32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3版:要闻
 第A34版:要闻
 第A35版:要闻
 第A36版:要闻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专题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开车,就得会开车;会开车,就得拿驾照;拿驾照,就得先考试。这个逻辑链到这里都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
考驾照,为什么一定得上驾校

徐迅雷


  据报道,深圳“刁民”樵凌打了一场“公益官司”,把深圳市车管所告上了法庭,叫板司机资格获取方式。这位曾在部队服役、驾驶技术对付考试绰绰有余的公民,若再花几千元上驾校,确实有点冤;但不上驾校,人家又不给参加驾照考试。尽管官司还在进行,但有关方面取消了报考驾照“须出具《驾校培训记录》”的规定。

  公益性官司是有力量的。它往往能剥开包裹着复杂利益的外衣。驾校强制性、垄断性的“培训”,谁都知道背后有巨大利益存焉。我国鼓励自学,可在这里就失效了。按喜欢驾车的青年作家韩寒的调侃说法,把驾照强制捆绑在驾校上,是中国的“专利”,“万一你从哪里学习到了反动的驾驶方式怎么办”?

  其实,公安部有关规定并不“反动”,因为它并没要求考驾照一定得先读驾校,只是下头喜欢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法;按深圳市车管所的解释,“全国各地都是这样操作”。问题就在:“全国都这样操作”就是对的吗?在政策法规方面,经常会出现“馒头比蒸笼大”的情形,就是下位法规超越上位法规,然后从中谋取小团体利益。

  对下位法规普遍进行“违法审查”,是很有必要的。只要下决心,这其实比我们通常所说的“违宪审查”来得容易。别说种种地方法规,就是全国性的法律,也是可讨论可修改的。新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审议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那可是才实施3年多的法条。尽管其争议颇多,但立法意愿还是好的,就是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机动车一方首先担责;只因对双方都有过错或受害人一方过错的情况规定不详,所以要规定清楚。这就是法律道义,法律的生命力就在于公平正义。

  作家柏杨在品评历史时说,法律尊严被严重侮辱,古圣先贤却没有人敢兴起改革之念,后果全由子孙承担。现在好了,很多人像樵凌那样,提起种种公益诉讼,敢把“钱念法规”的画皮给剥下来。 

  南方都市报 (徐迅雷)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