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聚集/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女性
 第A32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3版:要闻
 第A34版:要闻
 第A35版:要闻
 第A36版:要闻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专题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拥有一支业务过硬、特别敬业的技术队伍——
主要课题负责人平均年龄不满30岁

杨丽琼 杨冰 姜宁


  人类探索和征服宇宙的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艰险,要迈向距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更是难以一蹴而就。如何保证我们的嫦娥一号卫星首战告捷、圆满完成任务?昨天,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主任朱民才向记者做了详细介绍。

  “很难体会这种压力!”

  “航天事业从来都是与高风险并存的,这次探月任务对北京飞控中心来说,充满了挑战。”朱主任坦然表示:“你很难体会到这种压力!”

  朱主任介绍,在嫦娥一号整个奔月过程中,从卫星上升段至建立环月模式及进入长期管理阶段,共设置了10余种工作模式。涉及地面对卫星上行控制,要发出实时指令1000多条、延时指令900多条,注入数据50多种格式;而下行遥测工作模式,也设计了多种格式、编码方式和码速率,达到30多种组合。

  多种飞行控制方案

  “为了应对信号衰减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三十多种传输、编码方式,在满足精度的情况下,尽量满足速度。”朱主任介绍,这在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都没有遇到过,当时信号的传输方式也就两三种,现在增加了很多倍。

  “我们编制了多种飞行控制方案,多套应急方案,几百种紧急情况预案,来为嫦娥一号保驾护航。”朱主任说,仅飞控实施方案就近30份、数据文件近20份,还有10多个系统间的接口控制文件,加起来多达4800多页。

  80%是青年技术骨干

  “人才,在飞控中心绝对是‘宝贝’。”说起自己所带的队伍,朱民才语气里充满了自豪。他说,中心拥有一支业务过硬、特别敬业的技术队伍,技术骨干以青年人为主,约占80%。在274个关键岗位上,大多是1994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主要课题的负责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

  朱主任说,确保嫦娥一号成功绕月,最大的保障是这支年轻的技术队伍。凭着自己精湛的技术,他们完全能够找到收入更高、待遇更好的工作,但是,他们从未因此动心和动摇,而是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了这项崇高的事业。很多人自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有的推迟婚期,有的把孩子拜托给年迈的父母。“有了这样一群航天人,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一定能够变为现实!”

  本报驻京记者 杨丽琼 特约记者 杨冰 姜宁

  (本报北京今日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