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未来航运要冲与丰富海底资源 美海岸警卫队拟建北极基地 韩建军 |
美国海岸警卫队本周向阿拉斯加州北部海岸派出一个小组,为在当地修建基地作准备,以加强海岸警卫队监控北极地区的能力。 美最北端基地 根据初步设想,基地将建在阿拉斯加州最北端的巴罗镇附近,时间最晚在明年春天。 25日,海岸警卫队一架C-130运输机从巴罗镇起飞前往北极点,沿途进行考察。海岸警卫队阿拉斯加地区指挥官、海军少将布鲁克斯说,海岸警卫队计划先利用巴罗镇现有设施,设立一个季节性基地,配备直升机、小型船只或固定翼飞机,执行海上搜索、救援等任务。 巴罗是美国最北端的城镇,位于北极圈内,人口约4000人。 将成交通要道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冰层融化加快,这一地区航运价值凸现,白令海峡可能成为交通要道。 美联社报道说,北冰洋冰层融化速度超过预计,未来10多年时间里,北冰洋内可能出现“通航大道”。此外,冰层融化还使海底油气等资源开发变成现实。 环境学家认为,如果北冰洋冰层融化持续加速,从欧洲开往亚洲的船只将不必远走巴拿马运河,而可以沿北冰洋海岸,穿越白令海峡,抵达亚洲。 意在资源争夺 北极地区航运潜力巨大,海底资源丰富,周边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丹麦等国纷纷加入争夺战。海岸警卫队“进逼”北极,是美国争夺北极资源的重要部署。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可以对距其海岸线200海里的海域拥有经济专属权。如果海底地形、地质满足相关条件且能得到证明,沿海国可申请将大陆架外侧界线最远延伸至350海里处。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大陆架延伸至北极,因此北极点及附近地区不属于任何国家,北极点周边为冰所覆盖的北冰洋被视为国际海域。 从北冰洋地区资源利益角度考虑,美国总统布什正在推动国会批准美国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参议院正在就此举行听证会。 韩建军 (新华社供本报稿) 评论 07102611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