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暗算》之后再听《风声》
——麦家昨称自己是小说界的“偷袭者”
李菁

  ■ 作家麦家

  有着特殊军旅生活经历的麦家,俨然已成为当下作家圈内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特情小说《解密》《暗算》引人入胜,出版以来备受推崇,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暗算》更是风靡一时。昨天,麦家来到上海,带来了最新长篇小说《风声》。

  险象环生  特工传奇 

  麦家介绍说,尽管《风声》被称为“《暗算》二部”,讲述的同样是一段战争时期险象环生的特工传奇,但不是《暗算》的续集,因为《暗算》里的人物都死了。不过,《风声》缘起于《暗算》的面世,当时上海的一位大学教授特意找到麦家,谈起了其父早年类似于《暗算》中所述故事的真实经历,不同的是,生活比虚构的小说更加精彩,这引发了麦家的创作冲动,写成这部新作《风声》。麦家说:“写《风声》就像是中了六合彩,完全是意外的产物,它与《暗算》不是兄弟关系,而是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人民文学》  整本刊出 

  《风声》已以百万元版税被上海英特颂图书有限公司签下。书尚未正式出版之时,就被《人民文学》杂志选中,于10月整本刊出。这是该杂志58年来第一次用一期杂志来刊登一部作品。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把《风声》誉为“惊险的逃逸魔术”,作家阿来认为《风声》是一部难得的难度高且好看的小说,作家王安忆读罢称赞道:“这是一条狭路,也是被他自己限制的,但正因为狭,于是直向纵深处,就像刀锋。”

  故事高手  文学有趣 

  今年43岁的麦家,浙江富阳人。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从军17年。现供职于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麦家不故作谦虚,默认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我给读者设计的《风声》阅读时间是3至5小时,许多人是一口气读完的。”麦家认为,现在不少小说成为一种纸上游戏,作者对作品结构毫不讲究,只管平铺直叙,把真的写得像假的,读者了无兴趣,小说边缘化在所难免。他强调,自己写的是纯文学,但纯文学不等于无趣。他开玩笑说:“在当今中国小说界,我是一个偷袭者。”

  影视改编  成为热点 

  小说《暗算》的同名电视剧红极一时,成为热点。今年,《风声》风头更劲,甫一问世已经引爆了影视改编权争夺战。目前电视剧改编权有32家公司在竞争,电影改编权有4家在争,广播剧和话剧改编权已经售出。麦家昨天表示,影视改编权并非价高者得,影视公司只要把对小说的理解和操作思路发电子邮件给他就行了。他透露说,现在中央电视台对这部小说的电视剧改编非常有兴趣,很有可能花落央视。明天下午2:30,麦家将在上海书城与读者见面。  本报记者 李菁  评论 071027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