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招聘
 第B19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20版:求职·广告
 第B21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7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2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9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32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比尔·盖茨这样说过

尹学尧


  比尔·盖茨在世界各地演讲过很多次,最让我心动的是他说过的这么一句话:“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又是大慈善家,加上他在电脑技术方面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让他得以名冠天下。“天下谁人不识君”用在他的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有钱有爱心还有孝心,真是难得。他是如何孝敬父母的,我尚不得知,但他能这么认识并说出来,看来也是有感而发了。近日从杨福家院士的一篇文章中得知,在比尔·盖茨结婚时,已患晚期癌症的母亲,用仅有的力气对他说:“从社会得益很多的人,社会对他的期望也很高。”看来,比尔·盖茨的许多善举,同母亲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但我们身边有些人并没有比尔·盖茨的这种认识,至少他们认为孝敬父母是将来的事,还有些人将这件事放在父母去世后来做。他们在父母生前并不尽赡养之责,甚至虐待父母,而父母去世后却大搞排场。其实,那是借死人为活人脸上贴金,要的是自己的面子,当不得真的。倘若以为那是他真心孝敬父母,可就上他的当了。

  子欲养而亲不在,实乃人生之悲剧。孝敬父母须趁早。1984年初夏,我在北京学习将结束,便请父亲到北京一游,妹妹有的出零用钱,有的买车票,引得众邻居十分羡慕。父亲从上海乘火车到北京,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长的一次旅行。返沪时很想让父亲坐一次飞机。我那时一个月的工资是60.5元,北京到上海的飞机票价是64元,可阴差阳错中没飞成,父亲虽然失望,但将乘飞机的期望留在了以后。

  后来,我有了多次乘飞机的机会,但总没能带上父亲。现在,每当我坐在飞机上,从舷窗中看着翻腾的云海或俯视大地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父亲和我坐在一起看这壮丽景色该多好。可惜,他已去世十多年,这个遗憾永远无法弥补了。每于父母坟前,脑子里常常会蹦出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尊老爱老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许多子女都会经常探望父母。上海83万独居老人中,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有相当比例。他们绝大部分不能生活自理或只能半自理。子女的探望,只能让老人高兴一阵子,而平时只能靠自己打发时光。一旦有突发情况,缺少自救能力,这就需要子女经常和老人保持联系,以便发现情况及时解决。虽然现在社区采取了多种措施方便老人,但任何措施都抵不上亲情。

  我们刚过完重阳节,上海早在十几年前已将这一天定为敬老日。作为子女,何不将每一天都当作敬老日呢?

  给老人送去温暖,不在乎带去了多少东西,老人需要的是亲情,这比任何礼物都重要,比任何补品更有营养。亲情是最好的良药,它能化解老人心灵的空虚,填补老人精神的需要。

  子女们抽出空来,多朝独居的父母处走走,或许,他们正倚门而望眼欲穿呢。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