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下和肚中宝宝的对话 许琦敏 |
当我在摇篮网上写下第一篇日记,借我一个大脑,也想不到它会变成一本书。可是,这本日记就像肚子里的宝宝,在越来越多的关注中,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又经过众多编辑的精心营造,才终于于小女2岁之际,正式诞生。 由于小女事先不曾向我们打个招呼,擅自入住我腹中,导致我和我先生不得不更改许多打算。比如原定的蜜月旅行。因为据说飞机升降时的重力变化,可能导致早期胚胎流产,而空中射线又容易对胚胎造成不良影响。“要么不要这个孩子,要么别出去玩!”在医生如此斩钉截铁的回答下,我们只好禁足。 这一巨变让我终日魂不守舍,说不清吃惊、喜悦、好奇,还是颓丧、气愤。前一秒钟还想着这个孩子出生时会怎样天降祥瑞,后一秒钟又开始因胃中泛起的一丝酸气皱起眉头,恨不得把周围所有人都大骂一顿。 ——这都是肚子里的TA带来的,我还是该跟TA好好沟通一下。于是,我就尝试着对肚中那个尚未分出五官的宝宝,诉说自己的生活。除了向TA汇报我的思想、身体状况,还不断汇报诸如TA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情况。这样,我会感觉TA已经是我们一家人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不久,我发现,在向TA倾诉之后,我变得不那么喜怒无常。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和TA说话的时候,我必须自称“妈妈”。每当我使用这个字眼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希望TA能喜欢妈妈讲的故事,希望这个纯洁得还不曾萌生意识的小生命,在意识出现时,第一个收到的情绪信号是喜悦;当第一个感觉符号进入TA的心灵时,那会是幽默。于是,每天一篇,成了我每天的必修功课,自得其乐的孕妇功课。 所以,当编辑问我,原稿中有几篇似乎有家庭矛盾的痕迹,是否要修改隐讳时,我婉言拒绝——这是一个孕妇的真实心境,不能指望一个完美的故事世界,因为那的确是个真实的世界——也许有更多孕妇读到这里后,会反思“也许我在要求太多的关心,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自寻烦恼。” 快乐,为了孩子,为了自己,也为周围所有人。推己之乐以及人,女儿为我和全家带来快乐的同时,我希望《怀孕日记》这另一个“女儿”,能为更多人带来一丝开心的笑。 (《怀孕日记》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