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藏獒之死》所想到的 汤荃荃 |
在《读者》上读到《藏獒之死》,我的内心很受震撼。 文章的主人公巴特尔是一位在草原上放羊的牧民,卡王和萨玛是击退野狼偷袭,保护羊群的藏獒。用文中的话来形容:“它们是草原上的英雄,也是巴特尔的骄傲。” 情节的发展自然是以狼群的偷袭而展开,而在此之前,作者特意描写了一下当时的夜景。“草原的夜晚静而安详,秋虫们在冬季来临前尽情地唱着情歌,草原上充满了浪漫的气息。”无可否认,这是一幅美丽祥和的画面,不免让人想起“灾难发生前的那种宁静”。 野狼冲进羊群,惨叫声响一片。这时,我们的英雄自然是要出马了。“卡王飞也似地追上野狼,挡住了它们的退路,野狼们也被它的神勇骇呆了。它那漆黑的眸子里闪射出犀利的死亡之光,低沉的吼声中透露出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它那尖锐的獠牙在黑夜里白森森地骇魂夺魄,它是草原上至高无上的王者。” 那样的淋漓尽致,显得那样的不可或缺。这个形象不仅仅代表了一只藏獒,更象征着正义、勇敢。纵使再怎样英勇,孤军奋战也敌不过千军万马。这时“嗷”——一声凄惨的叫声,野狼们突然停下来。只见萨玛紧紧地咬住了头狼的脖子。大概是出于爱,抑或是出于责任,萨玛挺身而出,忘了危险,更忘了它自身是一个就快要生产的母亲。它这么做必定是将危险瞬间转移到自己头上,换作人类,是绝对办不到的吧?“野狼疯了似地冲上去,咬住萨玛的耳朵、脖子、四肢和尾巴,拼命地扯拉……”直到巴特尔用枪打死几匹狼。 此时的萨玛“身上血肉模糊,断裂的腿骨白森森地裸露着。”面对这凄惨的一幕,人类又能做些什么呢?暗自神伤?“卡王轻轻地舔舐着萨玛身上的伤口,温情地摩挲萨玛的脸庞。突然,卡王用獠牙撕开了萨玛的肚子,血水直流,萨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多么坚强的母亲,直至最后一刻都没有透露丝毫软弱。在这样的庄严、肃穆中“一个小生命从血水中蹒跚‘走’出”。为了爱,她承担了所有的险,为了爱,她忍受了所有的痛。直至死亡…… 巴特尔给这个小生命起名叫卡萨,让妻儿在家里养它。他认为不能让小藏獒遇到任何危险,否则他将对不起死去的萨玛。当卡萨长大,巴特尔带着卡王和卡萨去草原放羊,它们再次遇到狼群。“卡王看了一眼儿子,孩子来吧!我们战斗的时刻到了!让它震惊的是,它发现卡萨竟眼露惧色,躲进混乱的羊群中,像一头胆怯的绵羊。”震惊的想必不仅仅是卡王吧?“聪明”的我们也定会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战斗结束后,卡王发现了躲在羊群里的卡萨,它的腿受伤了,一瘸一拐——混乱的羊群经常发生同伴相互挤踏的情形。”结局出人意料,“卡王深黑的眼眸里燃烧着愤怒,它一跃而起,一口咬住了卡萨的喉咙,伴随着卡萨的一声惨叫,殷红的血花喷涌而出。” 就这样,卡萨死了,它的父亲杀了它。可真正又是谁毁了它呢?没错,是人类过分的呵护和照顾使它失去了本性,失去了战斗力,直至失去了生命。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过分的溺爱,最终也就是毁灭。不过,人类是绝对不会亲手杀死孩子的,因为那所谓的“人性”,所谓的“善良”,可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善良过分,就变成糊涂和愚昧”。 结尾处卡王那声凄厉的哀号,又会有多少人听得懂? ◆ 汤荃荃 南京市燕子矶中学高一(3)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