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招聘
 第B19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20版:求职·广告
 第B21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7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2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9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32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恩节前派发“委任状”
美国务院将强送外交官驻伊

胡若愚


  11月22日是美国传统节日感恩节。一些外交官下月12日-22日将陆续收到来自国务院的感恩节“礼物”。不过这份“礼物”并非火鸡大餐,而是强令派驻伊拉克的“委任状”。国务院人事部门主管哈里·托马斯26日说,如果这些外交官拒绝驻伊将遭辞退。

    威胁解雇  强拉“壮丁” 

  托马斯当天宣布,国务院29日起将陆续向200至300名外交官发出通知,告知他们已被列为“主要候选人”,以填补驻伊使馆明年出现的40至50个岗位空缺。

  收到通知的外交官将有10天时间考虑接受或拒绝这份工作。但是,如果选择同意的人数不足,国务院将直接指令一些外交官驻伊。

  国务院将于11月12日至22日期间发出这些指令。托马斯说,他希望有足够多的外交官主动选择去伊拉克工作。

  如果收到国务院直接指派的外交官拒绝赴伊,他们可能被国务院解雇。托马斯说,这些人除非能提供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如身体问题或个人条件特别困难,否则将难逃纪律处分。

  重赏之下  难觅勇夫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目前约有200名外交人员在伊拉克工作。这一人数足够满足现阶段要求,但2008年夏天前,驻伊使馆将新增约50个岗位空缺。

  驻伊外交官任期通常为一年。托马斯介绍说,由于工作条件艰苦,驻伊外交官将获得特殊待遇,包括享受额外补贴,驻伊期间有5次度假机会,结束任期后还可以优先挑选驻外使馆。

  然而,这些丰厚待遇未能打动更多外交官主动要求前往伊首都巴格达或国务院派驻伊各省的重建小组工作。

  出于安全考虑,许多美国外交官不愿被派驻伊拉克。此外,这份驻外工作没有随员陪同:由于存在一定风险,驻伊外交官不得携配偶或子女赴伊。路透社认为这也是应者寥寥的原因之一。

  人手紧缺  赶鸭上架  

  直接指令外交官驻外,这在国务院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1969年,一批青年外交官被全体派往越南工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有一批外交官被强令赴西非国家工作。

  美国驻伊外交人员人手短缺已不是秘密。外交人员紧缺还招致驻伊美军不满。据报道,美军多次私下抱怨,美军官兵和其他国防部人员被迫承担一些本应属于外交人员的工作;尤其在各省重建小组,由于国务院派不出人手,部分国防部职员和军事人员不得不在那里工作数月。  胡若愚 (新华社供本报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