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发现了大师程十发 ——记申城老画家王仲清 林明杰 |
|
“我再也画不动这样的画了。”84岁的老画家王仲清最近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回顾展,面对自己早年的作品,他感叹地喃喃自语。这些作品,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后一个真挚的艺术家投身火热生活后迸发的艺术激情。 走遍苗寨 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彩墨连环画《苗山怒火》出自他的手笔。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从广西到贵州,几乎跑遍了苗族所有的生活居住地收集创作素材。生活艰苦且不算,大苗山地区还有土匪和猛兽。他曾亲眼目睹一只老虎闯进苗家牛棚,牛与老虎殊死搏斗,用角死死顶住老虎,最终同归于尽。1962年,他被《阿诗玛》伤感的爱情故事打动,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创作了国画连环画《阿诗玛》,取得巨大成功。他画山水,足迹遍布西北和东北。“文革”中,他参加知青慰问团,在延边工作生活了3年,创作了一批知青题材的作品。 慧眼识才 王仲清家住延庆路一栋老房子中,程十发曾经和他同住一栋楼。王仲清在新中国刚成立就应邀到在上海的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编辑部工作。从来稿中,他发现了程十发非凡的艺术才华,极力向领导推荐。后来他们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同事。程十发在延庆路的房子也是王仲清帮他找的。从王仲清身上看不到丝毫文人相轻的习气,说起程十发,他都非常真诚地反复说:“他比我有艺术细胞。他画画灵感多,变化多……”接着他又笑着说:“但有一样我比他行,那就是我出去采风比他能吃苦。” 在炒作盛行的画坛,只擅丹青、不善运作的王仲清沉寂得几乎被人遗忘了。但老人却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这也好,否则我的这些画怎么留得到今天让大家看。” 本报记者 林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