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 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师徒相对一望 默契尽在其中
——记昨晚郎朗在沪与艾森巴赫的精彩合作
杨建国

  ■ 10月25日,艾森巴赫和郎朗在京联袂演出
  ■ 演出结束后师徒相拥

   郎朗与艾森巴赫年龄相差42岁。昨晚,这对师徒在上海大剧院合作演出了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乐队是艾森巴赫担任总监的巴黎管弦乐团。

  共同营造意境

  昨晚,郎朗用双手轻轻击键,首先奏响了这部协奏曲。艾森巴赫侧耳听着,随后双手一挥,乐队在迷雾般的音乐里,为钢琴营造出朦胧的意境。许多钢琴家在演奏这部作品时,经常把乐曲的境界定位在美好一天的生活场景和心情感受中,但郎朗却认为,音乐中出现的是一个婴儿,他的身上寄托着人们的无限希望,他以后可能会带着美好的心愿飞到别的星球上。因此,昨晚即使在演奏到感情浓烈处,郎朗也不像以前那样尽情地大力击键,而是双手轻盈,表现出含而不露的爱恋和喜悦之情。演奏时,他与艾森巴赫不时相对一望,同时莞尔一笑,默契的感觉尽在其中。

  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郎朗多次谢幕却欲罢不能,不得不加演一曲。这首李斯特根据瓦格纳《伊索尔德爱之死》改编的钢琴曲,极为悲沉,具有极强的情感力度。

  郎朗进步飞快

  8年里,郎朗与艾森巴赫之间既是师徒,又是朋友。两人经常合作,与欧美的交响乐团轮番上演音乐会。郎朗刚出道时,凭着年轻气盛,颇有一点少年得志的张扬,在国内的一些音乐会上,他的演奏风格遭到了乐迷们的非议,有人认为他“激情有余,内涵不足”。这时,艾森巴赫请了原芝加哥交响乐团总监巴伦博依姆,让郎朗每年腾出一段时间,听两位大师轮番向他传授德奥古典音乐的精粹。昨晚演奏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郎朗16岁时就在国内与乐团演出过,但是现在再欣赏他的演奏,却能从他的琴声里感受到更多内涵。正如艾森巴赫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郎朗进步飞快!”本报记者 杨建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