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进城 顾海鹰 |
“女儿耶!”“哎!”“等等我。”“噢,看看上海新面貌!”“阿妈耶!”“哎!”“快快走!”“快快走来快快行呀,噢呀呀呀呀!”我哼着篡改过的《逛新城》小曲出门和女儿碰面逛南京路。 自从搬家到单位附近后,好几年没去逛南京路了,我自嘲:都成了上海人说的“巴子”了,不过是新加入的“新巴”。在女儿盛情邀请之下,终于做出重大决定,调休一天逛街! 女儿关照我:先乘公交车到徐家汇,再换乘地铁到人民广场,走一点点路就到了新世界。“知道了,10点在新世纪碰头,不见不散!”“错,是新世界!”往脑子里过了两遍,牢记在心。 到了地铁站,只有往莘庄方向和火车站方向两个标识,人民广场应该是在火车站方向?路人的指点证明我选择正确。窃喜!“巴”得结棍! 女儿打了3个电话后,母女终于相见。“你怎么等在边门?”“我怎么知道新世界有几个门?你好像没有告知过。”还好女儿很快阴转晴:“昨晚我都激动得没睡着!你终于肯出来逛逛了。”“至于嘛?!”“走,带你先去改变发型。”女儿边说边拖着我往前走。帝凡尼?好贵的。“你别管,我有卡。”好吧,见见设计师再说。 第一个设计师是年轻人,说我比较适合长波浪。我想走,女儿不甘心,非要等事先她帮我打听到的一个叫小陈的设计师。11点终于等来了。“把波浪拉直,头顶上蓬松些,再削点层次出来。”年轻的设计师一边拨弄着我已经按照女儿的要求洗过的头发,一边设计着。“妈,你就听设计师的吧!”看我点头,为我洗头的王小姐动作麻利地很快拿来了“柔顺剂”往我的头上抹。随着洗、剪、吹多道工序的“捣鼓”,本人旧貌换新颜。女儿欢呼:“变年轻了!”这是我吗?“还是原先的好!”“我就知道你们老人观念不会变的,永远都不变最好!”女儿的脸拉长了。我没敢再说啥,人家是一片孝心嘛! 为了讨好女儿,我答应和她拍“大头照”。依偎着老妈的女儿笑得很灿烂,老妈表情僵硬,都是那发型闹的,我只能在心里嘀咕。 取了照片,开始逛新世界,买了我的两件衣服和女儿的头花、鞋子。“知道星巴克吗?”女儿问。“听说过。”“我请你喝咖啡。”我也走累了,正好。咖啡很浓,很甜,喝完了,用自带的茶水漱口。又“巴”了一记。 女儿给我拍照,我也帮她拍,然后她郑重宣布:争取在4点半把你送上“差头”,赶在下班高峰前回家。我又一次感受了女儿的孝心。 照女儿的安排回到家,先生一见面大呼:“哈,变样子了嘛。”“好吗?”“还是以前好。”亲友团意见各占50%。 第二天上班,同事们见了:“咦,变样子了嘛。”“好吗?”“蛮好的,蛮年轻的。”单位组团意见一边倒。 甭管好不好,总算尝试过580元理发的滋味,总算亲眼看到了那条年轻时候曾经经常逛的南京路的巨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