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旧藩篱 探索新模式 ——民营企业家陈平为温州经济发展号脉 沈吉庆 |
温州民营企业家陈平悉心研究温州经济发展轨迹, 以温州人文历史为背景,以成功企业为案例, 深入解析,纵横比较,给活跃的温州经济乃至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受到众多企业家和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寻找答案 陈平现任鹿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她生于温州,长于温州,是瓯江两岸的人文历史滋养了她的经商思想,是温州父老乡亲的商业精神给了她创业的动力。怀着对温州这片热土深深的眷恋和对温州人艰苦创业历程的敬佩,她在繁忙的公司事务之余,挤出时间,研究和探索温州经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每每阅读和写作到深夜。 2006年秋天,她就读南京大学商学院,以温州区域经济和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管理为题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届时,她的导师——院长赵曙明教授鼓励她将课题继续做下去。对此,陈平感触颇深。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各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今日温州已经失去了先前的优势,步伐开始沉重。许许多多关心温州经济发展的人表现出疑惑和焦虑,希望尽快找到答案。 调查入手 陈平从细致入微的调查入手,发现昔日的温州模式——家族企业、专业市场;温州人的秉性——敢冒风险、大胆精明……这些一度令温州异军突起的发展优势,而今却成了温州经济发展的藩篱。温州经济发展到今天,胆识早已不足以支撑它的飞跃,它需要更科学的管理模式,更新的经营理念,更有效的品牌竞争意识。她明确提出,温州人应该丢弃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管理手段,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活跃的创新思维,创造出一个符合今日温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温州模式”。 为了使这种研究具有深厚的基础,陈平从温州的地理特征、历史脉络入手,探究温州人敢为人先的胆略、注重商业的群体意识的由来。她发现,穷山恶水促使温州人有更多野性的思维,深厚的经商传统遗传了浓烈的商业意识。而今,温州企业文化是在温州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发展起来的,温州企业家身上能找到温州传统文化的影子。温州历史上有很深厚的经商文化,从主张“义利兼容、讲究实效”的永嘉学派代表叶适到造福一方的温州地方官员谢灵运,从实业救国的孙诒让到民族企业家吴百亨,今天的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均瑶集团、奥康集团、美特斯·邦威等众多的温州企业和企业家,他们身上都有温州历史的基因。极为适应变化的温州人一定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提高,来适应和改变不利的环境,并将企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程度。 解剖麻雀 陈平在研究中,注重解剖具体的例子。温州鞋的沉浮便是一例。温州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曾有过不好的名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抵制。温州人痛下决心,一把火烧掉了那些品质差劣的鞋子,大打品质翻身仗,其间,温州余阿寿的“吉尔达”、郑秀康的“康奈”、王振涛的“奥康”等品牌都在这方面为温州鞋的声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像吉尔达鞋业创始人、老鞋工余阿寿就联络了370多家鞋厂厂长向全体同行发出倡议:“确保温州皮鞋质量,不赚一分昧心钱,重拾市场信用。”现在的温州皮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好的口碑。 陈平将她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18篇,陆续在《中国经济论坛》、《资本论坛》等杂志刊物上发表,并先后出版学术专著《温州民企管理模式研究》和《成就与梦想》——关于温州民营企业的创业文化思考。 本报记者 沈吉庆 |